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并发症及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是一个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性的慢性疾病。一般认为体质量超过按身长计数的平均标准体质量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数的平均标准体质量加上2个标准差以上为肥胖。按超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肥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症的发生率大幅度增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儿童时期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关儿童肥胖的研究也成为医学界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儿童单纯性肥胖并发症及近年来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与间质干细胞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BS液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移植治疗组和rMSCs移植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造模后3 d治疗组经脊髓局部注射rMSCs和脊髓局部注射rMSCs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对照组则分别注射PBS液和黄芪注射液。移植后7、14、21、28天分别行(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法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一步取脊髓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双标免疫组化检测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rMSCs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中丝蛋白(NF-M)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损伤脊髓修复明显,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提高(P0.05)。rMSCs移植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都高于rMSCs移植治疗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rMSCs移植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较rMSCs移植治疗组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更明显,胶质细胞增生更活跃。双标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的rMSCs在宿主脊髓中存活,从第7 d开始即有GFAP和NF-M表达并向损伤部位迁移。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中GFAP、NF-M阳性细胞数目均较rMSCs移植治疗组增多(P0.05)。结论rMSCs移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黄芪注射液在体内有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有协同rMSCs促进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3天治疗组脑局部注射经BrdU标记的rMSCs[(2.5~5)×105cell],或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2mL/100g),对照组则仅注射黄芪注射液或脑局部注射PBS液。造模后24天(即移植后21天)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另取脑组织作HE染色和双标免疫组化。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中,rMSCs移植加黄芪组在各时间点的平均潜伏期均低于rMSCs移植组,除第1、6天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穿越平台次数高于rMSCs移植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rMSCs移植加黄芪组较rMSCs移植组脑组织修复更明显。双标免疫组化显示rMSCs移植加黄芪组中GFAP、NSE阳性细胞数目均较rMSCs移植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在体内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同时具有协同rMSCs修复损伤脑组织,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检测模型大鼠血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探讨自拟方“扶正颗粒”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体重200g左右雄性SD大鼠共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扶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CD4+、CD8+、CD45R+、CD161+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并测定脾脏和胸腺的脏器指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扶正颗粒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肺脏、脾脏脏器指数;扶正颗粒中剂量组CD4+、CD8+、CD45R+、CD161+淋巴细胞含量明显提高,高剂量组CD4+、CD8+、CD45R+淋巴细胞含量也明显提高,但CD161+淋巴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扶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之间CD4+、CD8+、CD45R+、CD161+淋巴细胞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自拟方“扶正颗粒”可以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大鼠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提高肺脏、脾脏脏器指数,从而改善大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5.
56.
IgA肾病的西医诊断和分型、中医病因病机、治疗进展等方面对IgA肾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
小儿IgA肾病的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A肾病是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指以肾小球系膜区存在颗粒性IgA或以IgA为主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小儿多数以突发性肉眼血尿起病,或无任何临床表现,只在尿常规检查时发现异常,进一步经肾活检确诊。80年代以前报告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血尿,不伴有高血压、浮肿、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故临床曾称其为良性再发性血尿或隐匿性肾炎。通过肾活检证实只累及一部分肾小球,为局灶性,故也有称局灶性肾炎,因此认为预后良好。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肾活检技术的广泛开展,免疫组织化学酶标技术的普遍应用,发现该病的临床表现也很复杂,几乎包括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各种临床表现。目前提出IgA肾病可分为4种亚型:①反复发作性血尿型,约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58.
中医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过敏性柴癜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发生率从临床上看在30~90%不等,但从肾脏病理学分析则有人提出高达100%[1]。现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综述如下。一、临床研究(一)辨证论治在...  相似文献   
59.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新世纪教育的战略抉择.高等中医教育必须紧跟形势,在新世纪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材.近年来,我们在中医儿科教学的主要环节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1 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导式教学模式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利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进入临床课阶段,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儿科学就是要运用已学的这些知识分析辨治儿科疾病,这一综合分析思维过程就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启发.为此,我们将教材分为三种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第一类与中医内科相同的疾病,如感冒、哮喘、泄泻等,采取自学基础上精讲,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然后重点讲解儿科特色,如感冒夹痰、夹滞、夹惊的病机和治疗,泄泻伤阴的病机、诊断和治疗等,并让学生结合学过的中药方剂自己拟方,最后老师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60.
将小儿长期低热分为气虚,阴虚,营卫不和,湿热蕴结,食积久滞5型辨治。从病因、病证、治则、方药上进行探讨,并介绍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