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玉米须的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玉米须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73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0.8 m L·min-1,以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24批样品中的色谱峰得到了有效分离,确定了18个共有峰,其中11号峰是芦丁,15号峰是芹菜素。结论:HPLC指纹图谱对饮片的质量评价分类也应参考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本实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为玉米须饮片质量标准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筋骨痛消丸中醇浸出物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 测定100份筋骨痛消丸醇浸出物的含量,采集所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光谱处理方法为偏最小二乘法(PLS)+二阶导数(SD),用TQ 8.0软件结合PLS建立醇浸出物的近红外光谱(NIR)定量模型.结果 建模范围为8 116.04~11 983.82 cm-1,主因子数为7,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9 778,校正集均方根偏差(RMSEC)为0.0 376,交叉验证集均方根偏差(RMSEP)为0.547,预测集平均相对误差为2.39%.结论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模型对筋骨痛消丸中醇浸出物的含量测定是可行的,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3.
经痛消冲剂中芍药甙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薄层色谱法将复方制剂经痛消冲剂中的芍药甙与其他成分分离,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芍药甙平均回收率为98.74%,变异系数为1.43%。提示:薄层色谱法可用作该制剂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4.
经痛消冲剂处方源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所载少腹逐瘀汤,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制而成,具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功。由于原药材的预处理、提取工艺和制粒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该颗粒的质量和疗效,故对该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1实验材料仪器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生产)。对照品芍药甙;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药材处方中各味药均符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购于郑州市神州大药房。2实验方法与结果2.1挥发油的提取[1]当归、川芎、肉桂、小茴香、没药中含有挥发油,先将挥发油提取后再与其…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检测山药药材中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含量。方法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结果 所建立的定量校正模型对水浸出物、醇浸出物的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1.26和0.084 9。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繁琐的前处理,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具有其他传统化学分析方法所不具有的显著优点,适合对组成复杂的中药进行快速分析,可用于中药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26.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杞菊地黄丸的水分含量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杞菊地黄丸(浓缩丸)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甲苯法测定的样品中水分的含量为真实值,运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96份杞菊地黄丸(浓缩丸)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水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所建水分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2)和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988 09和0.0587;经外部验证,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2)和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969和0.075 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无污染,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杞菊地黄丸(浓缩丸)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7.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控制中药质量的关键.针对目前常规的质量评价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延迟、有损、离线分析等问题,以“四大怀药”等河南道地药材及其制剂为对象,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其质量快速评价中的应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药材和成药建立质量分析模型库,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对盾叶薯蓣人工种子中人工种皮、人工胚乳制作,人工种子一次性成苗及移栽成活率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种子快速繁殖的最适条件为:从盾叶薯蓣愈伤组织表面切取2~3mm小块茎,包埋在2.5%海藻酸钠里,滴入2%CaCl2中反应8~10min,人工胚乳MS/2+IAA0.4mg/L直接播种在MS/2培养基上,一次性成苗率可达100%左右,移栽成活率高达85%。说明以组织培养为基础的盾叶薯蓣人工种子快速繁殖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9.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不同厂家银黄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白雁  张威  王星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166-168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不同厂家银黄颗粒中黄芩苷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银黄颗粒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黄芩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建立的黄芩苷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校正均方差(RMSEC)分别为0.998 2,0.189 9,0.051 4.经外部验证,校正模型的预测均方差(RMSEP)、平均回收率分别为0.080 2,104.2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30.
盾叶薯蓣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制定河南产区盾叶薯蓣的质量标准。 方法: 在对盾叶薯蓣进行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的基础上,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浸出物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薯蓣皂苷元与伪原薯蓣皂苷的含量。 结果: 河南产区盾叶薯蓣水分应不超过7%;总灰分不高于8%;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2%;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6%;盾叶薯蓣药材薯蓣皂苷元含量不得低于1%;伪原薯蓣皂苷含量不得低于0.4%。 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建立和完善了盾叶薯蓣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