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 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K-RAS基因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或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54例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IRI)方案治疗.每例至少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每6周进行疗效评价,按照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价疗效.结果 98例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其中西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2.27%、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63.64%、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 25%、病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 9.09%;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组CR 0、PR 40.74%、SD 44.45%、PD 14.81%;两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65.91% vs 40.74%,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90.91%vs 85.19%,P=0.390)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8.4个月vs 7.7个月,P=0.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其疗效不劣于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统计与分析《中华本草》中花类中药外用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中药临床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对《中华本草》所收录中药进行一一筛选,以“来源”项下为花、花序、花托、花蕾、花柱等的中药名称纳入数据库,并将纳入的中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中华本草》可外用花类药材的性味归经、毒性、外用功能、用法、用量等信息及花类中药临床使用前处理方式与方法与作用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华本草》共明确记载外用功能的花类中药有127味,来源最多为花(95种,占比74.80%)。性味多寒凉(72种,占比56.69%),药性全面,临床一花可治疗多种疾病或一种疾病多种花类药物联用治疗。外用用法多种多样,临床使用前处理方法主要为捣敷、研末敷及研末调敷。部分花类中药临床外用功能与主治存在差异,导致花类药物虽作用强大但临床使用较为复杂且很难规范其外用功能与主治。花类中药外用主治疮疡等皮肤病,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等多种领域。统计发现部分花类中药记载不规范,外用用量不明确,大部分为外用适量。结论 花类药材临床外用应用广泛且数量总体较大,但花类药材的外用功能、用法用量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是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于既往正常皮肤内的代谢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肤损害和真皮内淀粉样蛋白沉积.临床并不少见,有许多亚型,治疗较为困难,且易反复.我们从2010 年10 月至2012 年2 月采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对53 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使用人工气道是危重病人抢救的重要手段,人工气道护理不仅能有效预防呼吸道并发症,还能保证患者能否成功救治,本文从人工气道护理的临床经验出发,从基本措施与手段、突发事件与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运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郜俊波,郜国亮驻马店市人民医院(463000)白莉驻马店市直公疗门诊部(463000)主题词腹泻/治疗,按摩疗法(中医),儿童腹泻是小儿疾病中常见的一个症状,多发于初夏至秋中季节,由于腹泻能导致营养不良、发育碍障,甚至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1995~2001年甘肃省尖锐湿疣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性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995~2001年全省各市(州、地)报告的性病疫情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并进行Execl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1995~2001年全省共报告尖锐湿疣11764例,报告病例数由1995年的550例增加到2001年的2279例,增长了3.14倍。其中男性4629例,女性7135例,以20~30岁、中学文化程度的工人人群发病率最高,传染方式以已婚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1995~2001年全省尖锐湿疣呈快速上升趋势,提示加强性病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避免或减少婚外性行为,是阻断尖锐湿疣传染源、控制性病蔓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导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祖滨  白莉 《西部医学》2008,20(4):901-902
目的探讨导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课堂上采用“导入-自学-提问-总结”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实践。结果导学法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员的学习能力。结论导学法能够加强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员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但导学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8.
肺癌组织抑癌基因P53异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53基因5-8外显子PCR产物的DNA序列分析及石蜡包埋组织P53鼠抗人单克隆抗体(Do-1)免疫组化分析发现:57例原发性肺癌中37例有P53蛋白积累。DNA/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9/12例小细胞肺癌(SCLC),8/15非小细胞肺癌(NSCLC)P53基因突变,错义突变为12/17,G→T突变为6/17。免疫组化发现:11/19例SCLC,19/37例NSCLC P53蛋白染色阳性。4/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60例IgA肾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与白细胞介素-15(IL-15)异常表达及其相互作用.方法:经临床和肾活检确诊的住院IgA肾病(IGAN)患者60例,按尿蛋白排泄量(upro)的多少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30例.比较3组间血清IL-12、IL-15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IgAN组IL-2、IL-15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IL-2、IL-15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IgAN组IL-2、IL-15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0.
为避免牙槽骨的吸收,利于义齿的固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保留天然牙。对称性保留使义齿面背曲线圆滑一致,使修复后容易达到(he)平衡;保留有对(he)的天然牙,能更有利恢复垂直距离和正中(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