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本文报道8例卧位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前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5例发作前先有肺动脉舒张压(PADP)升高,3例发作前PADP一直正常而有心肌牦氧量指标的增加,提示发作虽与心功能不全有关,但非唯一因素。治疗上两组亦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56岁男性,因阵发房颤3年于1982年9月15日起服乙胺碘呋酮0.2克/日,4个月后每周服1.0克,房颤控制后仍服药。1985年8月因再发房颤而入院,入院前两月手颤、易激动、出汗、消瘦、甲状腺大,拟诊为“甲亢”而停药观察。既往有高血压史11年,胸部压迫感4年(心电图正常)。并有高脂血症。住院期间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房颤发作1~2次/日,查体见甲状腺稍大,无震颤及血管杂音,心率84~126次/分,有时不齐,曾服地高辛及达舒平有  相似文献   
13.
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初步观察到频谱治疗仪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似有一定降压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二尖瓣脱垂患者4例均为男性,年龄35~81岁。1例被误诊为冠心病,3例长期被误诊为风湿性瓣膜病或心肌病。4例分别通过左室造影、手术和尸检  相似文献   
15.
16.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梗塞而丧失一部分有功能的心肌显然是发生左心衰竭的机制之一。本文对比观察8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清酶与血液动力学改变,旨在阐明梗塞范围与左心功能障碍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单盲安慰剂自身对照法研究43例颁发室早患者口服恩卡尼(En25~50mgq8h)和普罗帕酮(Pro150mgq6h)的疗效。以平均每小时室早减少≥75%或室速完全被抑制为有效。两药的有效率分别为65%与57%.En使PR、QRS、QTc间期各延长26%、29%与7%.比Pro分别延长14%、18%与3%,更显著(P(0.001)。En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率为7%。其与Pro的心外副作用发生率皆为37%,主要是头昏和视觉障碍。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把室早的自然变异与真正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区别开来,需建立一种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客观标准。我们用直线回归的统计学模型研究了35例患者室早的自然变异。研究的结果表明室早自然变异的百分率分别为68%和82%(单尾95%和99%的可信限),因此,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室早频度至少需要减少≥68%或82%,才能说明是真正的药物效应而非自然变异。同时我们用这一模型评价了口服心律平的临床疗效,心律平治疗后,分别有20例和19例患者,室早频度减少≥68%和82%,依此标准心律平的疗效分别为57%和54%(20/35、19/35)。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AMI)或心绞痛疼痛放射至上腹部以下部位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疼痛放射至左侧大腿。患者女、78岁,离休干部。因发作性剧烈上腹痛伴后背部紧缩感三天,加剧一天,于1975年1月29日第一次急诊入院。住院后症状逐渐好转,一系列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