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逐步分化过程中26S蛋白酶体的作用。方法:贴壁分离获得的hBMSCs先经β-巯基乙醇(β-ME)预诱导24h,随后用视黄酸(RA)诱导3d,最后再用生长因子(GF,10μg/LbFGF、20μg/LNGF)持续培养3d。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诱导阶段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nestin、早期神经元标志物Tuj1、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F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分析不同诱导阶段26S蛋白酶体的表达变化。应用含26S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培养液(5μmol/LMG132、10μg/LbFGF、20μg/LNGF)作用于经β-ME/RA诱导后的细胞,NF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对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未诱导的hBMSCs几乎不表达nestin、Tuj1和NF;经β-ME/RA诱导后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nestin和早期神经元标志物Tuj1表达率增高(34.41%±1.27%,27.79%±1.27%);经β-ME/RA/GF诱导后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F表达率迅速升高(56.72%±2.40%)。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证实,未诱导hBMSCs26S蛋白酶体表达水平较低;经β-ME/RA诱导后个别细胞26S蛋白酶体染色增强,26S蛋白酶体mRNA表达水平增至1.33倍;经β-ME/RA/GF诱导后26S蛋白酶体深染细胞增多,26S蛋白酶体mRNA表达水平增至1.77倍。应用26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后,NF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降低(37.59%±1.52%)。结论:hBMSCs在β-ME/RA/GF诱导下可逐步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26S蛋白酶体在诱导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步增高,26S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抑制hBMSCs向成熟神经元分化,提示26S蛋白酶体可能参与诱导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成熟分化。  相似文献   
22.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很高。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生产)在临床上用于患脑血管疾病的病人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较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一种含37个氨基酸的神经肽,在脑及脑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原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简称治疗组)。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单标和双标技术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提取物治疗7d,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的PCNA、Nestin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并可见大量从背外侧角沿胼胝体排列的PCNA、Nestin阳性细胞;银杏叶提取物治疗28d,PCNA/Nestin双标细胞的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24.
<正> 近年来,随着对针刺镇痛原理的深入研究,发现海马在针刺镇痛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神经生理学实验证明:刺激大鼠背侧海马可提高针刺镇痛效应,损毁背侧海马电针镇痛效应降低;刺激双侧海马可提高痛反应域,并可加强电针效应。对于海马的传入联系前人曾用溃变方法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segal和阪中等先后用HRP逆行传递法进行了研究,但结果不尽  相似文献   
25.
双胞胎同患婴幼儿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由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因素共同引起的多基因遗传病.我国小儿哮喘患病率为0.5%~2.0%,哮喘患儿中双胞胎同患哮喘的情况并不多见,现将本院收治的双胞胎同患婴幼儿哮喘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输卵管扭转临床卵巢囊肿蒂扭转少见。我市两所医院自1995年1月~2005年4月以卵巢囊肿蒂扭转行剖腹探查手术后确诊输卵管扭转1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年龄8~42岁,平均34岁。平素身体健康,其中有绝育手术史2例,带节育环4例,无生育史3例,妊娠1例,儿童1例,但无绝经后病例。1.2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表现为突发下腹疼痛,以患侧为重,持续10分钟~1小时,自然缓解或变换体位后可缓解,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腰骶痛等,无发热。患者均无盆腔肿块病史。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均未见异常,一侧附件区可触及肿物,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电针血清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力及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100 Hz高频电针针刺正常大鼠百会、风府两穴,电针2周后采血制备电针血清,加入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MTT法检测电针血清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免疫组化技术显示星形胶质细胞BDNF表达。结果电针血清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但其作用无明显量效关系,在观察范围内,10%电针血清为最佳效应浓度;电针组细胞培养时间延长,星形胶质细胞活力增加,二者增长呈平行关系,48 h电针组OD值为0.372;10%电针血清培养星形胶质细胞5d后BDNF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电针血清能够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分泌BDNF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髓鞘变化及caspase-3、calpastat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电针大椎、命门穴),甲基强的松龙组(西药组)及空白组4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采用改良的Allen's打击装置(50 g/cm)复制大鼠T10~T11脊髓...  相似文献   
30.
白丽敏  李新菊  汤丽范 《吉林医学》2012,33(25):5568-5569
目的:探讨在小儿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和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自正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情况。结果: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住院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至99.4%,共收到书面表扬信24封,红榜张贴表扬信8封,锦旗12面。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