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320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大鼠海马双侧注射后大脑组织Caspase-3表达和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大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相对值(2.647±0.603 6)较假手术组(0.901±0.102)明显升高(P<0.05),而加减地黄饮子(1.331±0.105 3)可下调Caspase-3的表达(P<0.05).Aβ1-40可致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胞体质膜下出现大量的脂褐素.游离核蛋白体减少,加减地黄饮子对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加减地黄饮子通过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保护AB对大鼠脑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酶样蛋白A(SAA)、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18例新生儿,其中无宫内感染高危因素+未发生感染32例(对照组),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未发生感染40例(A组),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宫内感染性肺炎46例(B组),检测各组脐血SAA、sTREM-1、PCT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sTREM-1、PCT联合检测诊断价值。结果 B组SAA、sTREM-1、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A组SAA、sTREM-1、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AA诊断敏感度71.2%,特异度88.4%;sTREM-1诊断敏感度65.7%,特异度84.2%;PCT诊断敏感度72.6%,特异度90.3%;三者联合诊断敏感度85.7%,特异度94.5%。结论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脐血SAA、sTREM-1及PCT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三者联合对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具有较高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3.
张英才  李华 《器官移植》2015,(3):209-212
第七届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2015年会于2015年3月2日至4日在广东广州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共同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移植与免疫新观念"。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风光旖旎、春气盎然的羊城,共同探讨了复杂肝移植手术和免疫新进展。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癌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居民的首要致死因素和发展中国家居民的第2致死因素,并且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癌症负担也在不断加重.早期检测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率.目前,癌症的早期诊断依赖于对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检测技术目前主要包括痰细胞学、肿瘤标志物学、血液蛋白组学和医学影像技术.X线胸片很难检测到较小的结节,且无法发现早期肿瘤,假阴性率较高,痰细胞学检查也存在此问题.CT检测灵敏度高于胸片,但当结节直径小于1 mm时,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55.
组蛋白修饰模式的异常能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这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组蛋白修饰酶相关抑制剂可以抑制修饰酶的活性,逆转肝癌细胞异常的组蛋白修饰模式,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对组蛋白修饰、相关修饰酶及其抑制剂的进一步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肝癌的发病机制,而且对于肝癌的诊断、防治和预后判断均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6.
光动力疗法与Nd:YAG激光对胃胶原纤维损伤机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动力疗法对于胃肠道肿瘤治疗效果令人鼓舞。但有关PDT对胃肠道正常组织损伤的研究甚少。探讨了PDT与Nd:YAG激光对胃组织损伤的差异。结构发现:Nd:YAG激光治疗过程中光纤周围组织温度明显高于PDT组。光镜下二者均可造成明显组织损伤,但二周后修复方式不同,Nd:YAG激光以纤维疤痕组织修复,而PDT以正常组织再生修复,电镜发现Nd:YAG激光致胃粘膜下胶原纤维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通过建立失眠大鼠模型观察外周疼痛感阈值及中枢痛觉扣带回前部谷氨酸受体(NMDA)表达水平。方法将8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24h组(A组)、睡眠剥夺48h组(B组)及睡眠剥夺72h组(C组),每组各20只WISTAR大鼠,通过小平台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大鼠模型,采用Weaternbloting测定各组大鼠扣带回前部NR2A及NR2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热敏测试仪测定各组大鼠足部热痛阈值变化。结果A组大鼠热刺激足潜伏期为(7.92±4.39)s与对照组(8.02±3.12)s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C组大鼠热刺激足潜伏期分别为(6.58±1.05)s和(5.12±0.96)S,B、C组热刺激足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大鼠脑组织中NR2A、NR2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足部痛阈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而脑皮质扣带回前部中NMRA受体及NR2B受体随剥夺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寻找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ITBLs)的新模式。方法选取2003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行原位肝移植手术后确诊为ITBLs的80例受者。其中,传统模式组37例受者在出现ITBLs症状后接受药物治疗,明确诊断后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者行再次肝移植。早期诊断与干预模式(EDIM)组43例受者接受预防性药物治疗,定期行胆道超声造影,出现ITBLs征象时给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明确诊断后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者行再次肝移植。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初诊为ITBLs的时间、采取介入治疗的时间及移植肝丢失时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法比较两组移植肝1,3年生存率。结果传统模式组受者和EDIM组受者术后初诊为ITBLs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6±31)d和(24±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5.136,P〈0.05)。传统模式组和EDIM组从确诊为ITBLs到采取介入治疗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5±42)d和(58±2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7.035,P〈0.05)。传统模式组和EDIM组死亡受者分别为8例和7例。传统模式组移植肝1,3年生存率分别89.2%,54.1%,EDIM组移植肝1,3年生存率分别95.3%,81.3%,传统模式组受者移植肝1,3年生存率均低于EDIM组(r=4.219,P〈0.05)。传统模式组和EDIM组移植肝丢失时间分别为(25±9)个月和(33±10)个月,传统模式组出现移植肝丢失时问早于EDIM组(t=-2.085,P=0.018)。结论早期诊断和干预ITBLs的新型模式可以延长术后移植肝存活时间,延迟移植肝丢失时间,提高ITBLs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hCAF)在单核细胞(Mo)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肝癌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人hCAF;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密度梯度离心及磁珠分离法从健康人外周血浓缩白细胞中获得CD14+Mo。hCAF-CD14+Mo(1∶10)和CD14+Mo细胞在第1日及第4日均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 ng/ml)和白细胞介素4(20 ng/ml),共诱导6 d。两组细胞分为两份,一半加入脂多糖(LPS)200 ng/ml刺激3 d,另一半不加入LPS作为对照。最后细胞共分为4组:hCAF-Mo组、hCAF-Mo+LPS组、不成熟DC(iDC)组及成熟DC(mDC)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4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各组细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0、CD1a的表达情况,另一部分细胞分别与预染CFSE的淋巴细胞共培养5 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结果显示在hCAF干扰下Mo不能分化为DC。CD83、CD1a、CD80的表达在iDC组分别为(3.2±0.7)%、(61.7±8.4)%、(30.1±0.9)%,mDC组分别为(80.1±2.8)%、(83.2±6.0)%、(96.1±1.9)%,hCAF-Mo组分别为(1.6±0.9)%、(1.8±0.9)%、(16.0±3.2)%,hCAF-Mo+LPS组分别为(9.0±1.2)%、(1.1±0.4)%、(58.4±3.6)%。hCAF-Mo组与iDC组的CD1a、CD80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DC组的CD83表达极低,因此hCAF-Mo组与iDC组的CD83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CAF-Mo+LPS组与mDC组的3种表型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DC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率为(3.3±0.9)%,mDC组为(34.5±7.3)%,hCAF-Mo组为(5.3±1.2)%,hCAF-Mo+LPS组为(7.0±1.2)%。与iDC组相比,mDC组能有效地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hCAF-Mo组和hCAF-Mo+LPS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较弱,与mD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hCAF可明显抑制Mo分化成DC,在肝癌的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