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7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632篇
内科学   303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8篇
综合类   1539篇
预防医学   444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460篇
  1篇
中国医学   428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本组72例,其中男49例,女23例,年龄6~65岁,以20~50岁中青年患者发病率高。化脓性脓胸63例,结核性脓胸9例;单纯性局限性脓胸64例,全脓胸8例,病程34天至6个月。本组病例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72.
申永刚 《中国骨伤》1996,9(2):53-53
右脚内踝部神经鞘瘤误诊一例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621000)申永刚李××,男,36岁,农民。于1993年8月3日到我院门诊就医。主诉:右脚内踝部包块,渐进性长大8年,疼痛,麻木5天。检查:右脚内踝下方有一包块,大小约2×1.5cm,有压痛、囊性感、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技术对早期预测急性心肌梗塞(AMI)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AMI患者使用监护仪连续监测溶栓治疗时ST段变化及心律改变情况。结果:35例(53.8%)ST段迅速回降,37例(56.9%)出现心律改变。符合冠状动脉再通的34例中29例(85.3%)出现ST段迅速回降30例(88.2%),出现心律改变28例(82.4%),监测到两项心电变化指标。不符合再通条件的31例中6例(19.4%)出现ST段迅速回降,7例(22.6%)出现心律改变。结论:应用心电监护技术仅以单一心电变化指标预测冠状动脉再通特异性差;以两项指标组合预测再灌注的敏感性为82.4%,临床上可以此作为早期间接预测冠状动脉再通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伤寒爆发流行,患者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给预防、治疗和控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1]。本文就我院1980~1995年通过血清肥达反应阳性106例小儿伤寒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小儿伤寒临床表现,肥达反应的评价及抗生素应用等问题。1临床资料男64例,女42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2岁,其中6~12岁82例(7%);8~11月份发病52例(4%),其他为散发病例;河北省农村病儿44例(41%),北京郊区29例(27%),市区及外地来京33例。有伤寒接触史8例,部分病儿有不洁饮食史。本组106例伤寒病儿来院时发…  相似文献   
75.
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连续观察30名初发心肌梗塞(MI)患者(平均年龄47岁),预测出院后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MCC)。平均随访17个月,12名患者有MCC,其中6名(50%)有明显心绞痛,2名(16%)发生再梗塞,作者单位:266002青岛市...  相似文献   
76.
患者,女,65岁。诊断胃癌。术前一般情况良好,神经系统检查末见异常。血压130/90mmHg,脉搏70次/分。心肺功能正常。有关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心电图显示左室肥厚。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左侧卧位,于胸9~10椎间隙穿刺,虽有进入硬膜外指征(有突破感,注空气无阻力,无脑脊液等),但置管困难,并见有血液从穿刺针涌出。  相似文献   
77.
陆长顺 《九江医学》2007,22(3):27-28
笔者通过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ACS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入选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86例,年龄43~76岁(56·7±8·3)岁,男58例,女28  相似文献   
78.
骨科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术后疼痛是伤害性刺激(包括骨科手术)对组织损伤及疾病本身病理改变所引发的一种机体反射性的、复杂的生理反应和感知,依其性质而论属急性疼痛.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在第二次国际疼痛会议(加拿大蒙多利尔,1978)提出: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并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可造成机体的循环、呼吸、泌尿、消化各系统以及内分泌、免疫功能等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和心理、行为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安危。国内外对术后镇痛的关注已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术后镇痛的方法很多,但怎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术后镇痛方法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于2003年5月~2004年1月对60例骨科手术患者,采用不同疼痛治疗方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9.
参蛤贝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蛤贝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王彦晖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医部申秀云甘肃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关键词咳嗽,喘证,参蛤贝散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多属“咳嗽”和“喘证”范畴,其中辨证为肺肾两虚、肾不纳气型甚多。鉴于此病需长期调养治疗,而患者往往无耐心坚持长期服用汤药,...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劳改劳教场所中羁押人员肺结核的患病情况 ,对本县辖区内一所监狱中的羁押人员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监狱中所有羁押人员。1.2 调查方法 :以胸透筛查为主 ,对胸透异常者再摄胸片并进行痰结核菌检查。1.3 肺结核病人诊断标准 :以《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1] 为准。2 结果本次普查共胸透羁押人员 115 9人 ,均为男性 ,其中汉族占 73.86 % ,回族占 2 5 .71% ,其他民族占 0 .4 3%。 15 - 5 5岁占 99.0 5 % ,5 5岁以上占 0 .95 %。经检查发现活动性肺结核2例 ,均为涂阴病人 ,其中Ⅲ型 1例 ,Ⅳ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