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胃肠外科于2017年6月7日应用Da Vinci机器人系统完成1例早期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微创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手术成功实施,手术时间80 min,术中出血小于3 mL,术中、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切除完整,上下切缘均未见癌组织。Da Vinci机器人系统的裸眼三维立体影像,清晰、放大倍数高、逼真的手术视野,良好的精准性和灵活性更有利于经肛门微创手术操作,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分析了辐射所致骨损害17例的临床X线表现,着重比较了肋骨辐射性骨损害与肋骨转移瘤、辐射性骨髓炎与化脓性骨髓炎的区别。认为受辐照骨表面皮肤感染情况与骨损害类型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5.
目的报道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足、踝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胫前、足、踝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无水肿、瘀血、水疱等静脉危象的表现,皮瓣全部顺利成活,随访6个月~4年,平均13个月,感觉恢复,皮瓣两点辨别觉1~2cm,无溃疡,色泽正常,功能良好。结论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足、踝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在小隐静脉近端与创面周围找到的一条口径相当的回流静脉吻合的方法修复,更有利于皮瓣成活,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比较分析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7-01—2021-03-31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机器人(151例)及腹腔镜(1021例)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后进行1∶1匹配,将病人分为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两组各150例),比较二组病人术后30 d短期结局及术后3年生存结局。结果 两组术后30 d Clvien-Dindo分级(CDC)、总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腹腔镜组(6.6% vs. 14.6%,χ2=4.212,P=0.040),其余各种并发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中转开放手术率(2.0% vs. 6.7%,χ2=3.940,P=0.047)和30 d再手术率(2.7% vs. 9.3%,χ2=5.910,P=0.015)更低,且淋巴结检出数目更多[13(10~16)枚vs. 11(8~14)枚,Z=-3.662,P=0.000]、术后住院时间更短[7(6~9)d vs. 8(7~11)d,Z=-4.601,P=0.000]、手术时间更长[(197.0±54.6)vs.(151.3±51.8)min,t=7.386,P=0.000]、住院总费用更高[(94518.3±15670.7)vs. (81358.4±20228.5)元,t=6.229,P=0.000]。两组保肛率等其余短期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分层分析中,Ⅲ期病人中机器人组3年总生存率更高(91.3% vs. 67.9%,χ2=3.988,P=0.046)。结论 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同样安全、有效,而且在改善吻合口瘘发生率等短期结局与提高部分病人的生存率方面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比较经肛微创手术(TAMIS)与经肛内镜显微手术(TEM)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21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52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TEM手术的患者设为TEM组,26例行TAMIS手术的患者设为TAMIS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无病生存期等数据。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肿瘤病理类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TEM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80.9±39.0)min,(22.0±23.7)mL;TAMIS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90.0±27.0)min,(24.8±20.7)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0,-0.449;P>0.05)。TEM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TAMIS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盆腔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出院。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清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0,-1.091,-1.675;P>0.05)。所有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提示手术切缘、基底部均未见肿瘤细胞残留。TEM组有1例直肠腺瘤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局部复发,予以肠镜下切除后未再复发。TAMIS组有1例早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后8个月出现肝、肺转移。TEM组与TAMIS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和9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742)。 结论TAMIS手术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安全可行,可取得与TEM手术相似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9.
背景:自锁托槽矫治器体积较小,有利于舒适,有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护,越来越受正畸医师的关注。目的:探讨不同矫治器正畸作用下兔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张力侧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选用64只健康大耳白兔建立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MBT矫治器组、Begg矫治器组和Damon Ⅲ矫治器组,MBT矫治器组、Begg矫治器组和Damon Ⅲ矫治器组分别将MBT矫治器、Begg矫治器、Damon Ⅲ矫治器结扎在上颌切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牵引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1mm。结果与结论:加力14d时,相比于对照组,MBT矫治器组、Begg矫治器组和Damon Ⅲ矫治器组兔张力侧牙周骨组织骨小梁的体积、骨小梁宽度变宽,间隙变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增加(P<0.05)。加力21d时,与MBT矫治器组及Begg矫治器组相比,Damon Ⅲ矫治器组兔张力侧牙周骨组织骨小梁体积和宽度增加,骨小梁间隙缩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增加(P<0.05)。提示在正畸牙移动过程初期,MBT矫治器、Begg矫治器、Damon Ⅲ矫治器均有正畸效果,且其中Damon Ⅲ矫治器的后期效果优于MBT矫治器、Begg矫治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骨肉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MP-2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29/37).MMP-2的表达与性别和肿瘤组织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有无肺转移有关(P<0.01).结论:MMP-2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有关,检测MMP-2的表达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