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尤怡临证治疗肝病,必详辨病因病机,分析病情源流俱澈,用药轻灵,细腻熨帖,灵活运用滋柔、调和、疏利等调肝方法,对于后世临床运用调肝治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本《伤寒论》即明·赵开美的复宋刻本,实为复宋本。由于影印逼真,后世均称宋本,在此,亦称宋本,但林忆校定的原刻本早已不见。赵氏于1599年以前刊刻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刊印后,又得到宋版《伤寒论》,并于1599年予以复刻,他在刻《仲景全书·序》中说:“复得宋本《伤寒论》焉。予曩固知成注非全文,及得是书,不啻拱壁,转卷间而后知成之荒也,因复并刻之,所以承先大夫之志欤。”〔1〕并与《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方论》以及《伤寒类证》合辑成为《仲景全书》。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称作宋本的《伤寒论》即指此本。此外,…  相似文献   
13.
日本汉方医学著作《救急选方》收录了当时及历代众多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中国古代医籍中的急救措施及验方,总结了采用针法、灸法等治疗诸多急发病证的治法,辨证清晰,内容全面。通过对《救急选方》中有关针灸急救术文献进行整理,从辨明病证,辨证施治;重视灸疗,运用广泛;补泻施针,多用放血;针灸相合,针药并用;就地取材,简便廉验五方面总结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价值,探析其学术成就,为针灸在急救中的应用提供例证和文献参考,拓宽当代针灸临床治疗思路,丰富针灸急救术的文献研究内容,为古代中国医学急救方法与学术思想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臧应詹,字枚吉,山东诸城人。生活于雍正、乾隆年间,为清代名医,素有“南臧(枚吉)北黄(元御)”之称,邑内享有盛名。据《增补诸城县志》载:“枚吉,莒州训导,承文十五,补诸生。以母老年多病,习越人术,晚年益精,远近目为名医。其治病神奇,不拘成法,而所投辄效。”可见臧氏治病神奇,屡起沉疴,深受人民爱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香抗癌颗粒治疗消化系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8例,其中对照组32例、治疗组18例、辅助治疗组18例。对近期客观疗效、生活质量、体重变化、症状及体征消失率、免疫功能、减毒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辅助治疗组在生活质量、免疫指标、总体疗效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瑞香抗癌颗粒治疗消化系肿瘤疗效确切熏未见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治疗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音乐疗法是以音乐活动作为治疗的媒介,增进个体身心健康的一种自然保健疗法。它是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笔者在文章中对中国现代音乐疗法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进行归纳总结,从整体上体现音乐疗法在我国的发展道路。并从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基础理论着手,对音乐疗法的中医理论源流进行分析探讨。最后讨论了我国当代音乐治疗学科发展中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如在学科自身建设上,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薄弱;音乐学研究与医学研究学科相融性差;音乐治疗学科人才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17.
王军强  田思胜 《河南中医》2006,26(12):23-25
王洪绪为外科三大派之“全生派”的代表人物,倡以阴阳为纲辨证施治;重视阴疽辨治;善用消、托,突出消法,灵活运用补法;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以阳和汤、犀黄丸为代表的治疗阴疽名方。王洪绪所提出的观点从其所处时代来看,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但从现代观点来看,也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8.
边莉  田思胜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676-1679
在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中,化疗作为主要手段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其不良反应较大。通过对1994年—2006年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显示肺癌中晚期患者病机特点为气阴两虚、余毒未清,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法为主。益气养阴解毒法(汤剂、口服液、注射液和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能够显著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及物质代谢,增强化疗耐受性,减轻毒副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益气养阴解毒方与化疗联用能保护骨髓、对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常用抗癌中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各大城市其发病率已居各种癌症之首,且发病呈上升趋势〔1〕。中医将该病归入“肺积”、“息贲”、“肺痈”、“劳嗽”范畴。中医认为,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反映,因此平衡脏腑阴阳、调整机体状态将有助于癌症的治疗。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中医药在改善肺癌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优化成本效果及减毒增效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2-3〕。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许多中药的有效治疗化学成分已经明确,并被成功的提纯,有的药物经实验了解其药理后,制成胶囊。胶囊与传统口服汤剂相比,具有携带及服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适用于年老体弱或晚期肿瘤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本文将收载于国家医保目录中近11年常用抗癌中药胶囊研究情况作一综述。1通用抗癌药物1.1平消胶囊(表1)平消胶囊由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独家生产,是一种广谱纯中药抗癌药物,由马钱子、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干漆、枳壳、火硝等组成。它的配方是根据《金匮要略》中“硝石矾石散”化裁而成〔4〕,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扶正祛邪之功效。组方中半数以上药物具有抑制/杀灭变异细胞的过度增殖、辅助白细胞加强吞噬作...  相似文献   
20.
刘完素伤寒学术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完素认为伤寒六经皆是热证,非有寒病,与仲景《伤寒论》以寒立论大相径庭。同为伤寒,为何完素主热仲景主寒?故此,本文旨在论述完素伤寒立论的根据、渊源、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