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传统医学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她都在为人类的健康与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广泛收集防治原发性肝癌的古今方药,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古今证治规律。得出古今均较重视健脾理气药的应用,使用化痰软坚药、利水渗湿药、攻下逐水药的比例均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古人重温补而今人重清热,古人重补阳而今人重滋阴,古人重气郁而今人重血瘀。提出肝癌的基本防治思路:健脾理气是贯穿始终的肝癌防治思路;习古鉴今,合理运用温补脾肾法;肝癌腹水慎用峻下逐水药。以期对该病的临床工作提供文献学指导。  相似文献   
33.
2006年8月10日至1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4.
在宋金时期,《伤寒论》传本并未固定,社会上尚流传着多种不同传本。笔者通过对条文的对比和考察,清楚地发现属林亿校定本衍化的《伤寒论》传本,有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郭雍的《伤寒补亡论》和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中的《伤寒论》原文。此三种传本本文不再进行比较。至于《圣济总录》,则是将《伤寒论》条文打乱,和其他伤寒证治合编,无法进行比较,但可以肯定,此所录伤寒条文是源于当时流传的某一《伤寒论》传本,而非来本。因此,本文主要将来本《伤寒论内这一时期的《金度玉函经》本、《太平圣惠方》本中的伤寒部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5.
清宫外治医方因其服务对象特殊及其注重疗效等因素,在其用药组方方面颇有特色,归纳起来,不外小方药精专、大方有法度、突出特效药、使用稀贵药、常用矿物药、不避有毒药、多种动物药、征用民间药等八个特点。  相似文献   
36.
师承制教育模式内涵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学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科学,其特色就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历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完美地进行结合,并融入自身的具有顽强内在逻辑的医学思想体系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系统  相似文献   
37.
《伤寒论》中时间节律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中已认识到天阳和地阳有三节之差,始终把“六”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天地相交,人在气交之中,故人体所感受到的节律变化亦不是简单地随春、夏、秋、冬“四”的节律变化,而是由冬至开始的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的节律变化。年节律如此,日节律亦是如此。《伤寒论》中六经病欲解时间节律思想主要渊于此,且这种节律亦被科学所证明。然而,又将节律之“六”归属为六日,认为六日亦是一个节律循环,其科学性尚待证明。  相似文献   
38.
运用文献学知识,查证古籍并整理相关著作,研究齐鲁医家臧应詹生平事迹,探讨其生年、家族背景、学术著作及学术思想等,指出齐鲁医家臧应詹治病新奇有效,值得深入挖掘学习。  相似文献   
39.
《保安堂三补简便验方》是明代山东著名医家王象晋编撰的临床方书,体现了王象晋一生主要的医学经验与学术成就。该书收录了王象晋精心收集的方药,内容详尽,独具特色,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学术思想可概括为长于据证施方、用药简便精准、主张药食同源、善治疑难杂症、强调服法有度等。  相似文献   
40.
信息动态     
从血管内皮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等3个方面,对近年来运用现代医学方法探讨血瘀证病理机制的研究进行概述.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参与血管舒缩、血栓形成等过程的调节.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因子主要有血栓素A2/前列环素2(TXA2/PGI2)和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血瘀证的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蛋白质组学作为中医证候物质基础的较理想的技术手段,已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患者差异蛋白表达的鉴定.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基因芯片等手段的交汇与融合,使血瘀证的实质研究从过去的宏观转向了微观的客观化水平,将为进一步揭示血瘀证的本质、控制血瘀证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