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虽然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病毒、细菌等病原生物,人类还缺乏有效监控手段,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这就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来解决快速、准确的病原诊断,正确的药物选择和合理的给药方法等问题,基因芯片技术正是近年来出现的被许多学者所看好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对学龄期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5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学龄期哮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症状感知情况。结果出院后4,8,12周干预组患儿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后8,12周干预组患儿病情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日间症状感知评分、夜间症状感知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感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学龄期哮喘患儿实施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哮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ɑ-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发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80例PD患者(PD组),同时选取8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SNCA基因rs356200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别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PD组的SNCA基因rs356200位点等位基因A所占比例67.5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PD组的SNCA基因rs356200位点A/A基因型所占比例36.25%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18.75%(P0.05);SNCA基因rs356200位点A/A、A/G、G/G基因型三组PD患者的患者的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类型、UPDRS评分、PDQ39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CA基因rs356200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PD发病有关,但是与患者临床特征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原因,为临床医师进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确诊的18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8例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和胸腔积液。此外,5例患者出现腹痛,3例患者出现皮下结节,1例患者出现头痛,18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15例患者并殖吸虫IgG抗体呈阳性;17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16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其中左侧胸腔积液4例,右侧胸腔积液5例,双侧胸腔积液7例,胸水均为渗出液;胸部CT见10例患者表现为索条、实变及磨玻璃密度灶,6例出现肺部多发结节,3例出现胸膜肥厚。18例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本文通过系统总结18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5.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组学已从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领域拓展。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是一种快捷、高效地揭示基因组功能信息的方法。本文就EST在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皮素(ET)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第1、3、7、14、21天的血浆TNF-α和ET水平.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TNF-α和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1),第3~7天升高明显,第14天降低,但第21天仍高于对照组.Hunt-Hess分级Ⅲ~Ⅴ级患者第3、14、21天血浆TNF-α和ET均较Ⅰ、Ⅱ级者高(P<0.01).结论 TNF-α和ET作为免疫因素参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TNF-α和ET拮抗剂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预防其所致脑血管痉挛将是一条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评定45例VCIND患者及46例具有相同危险因素而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注意抑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计划性和定势转移等多项执行功能,并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两组受试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相比,VCIND研究组瘦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且MoCA总分下降(P<0.01),在WCST中持续错误次数增多(P<0.01),分类数减少(P<0.05)。瘦素水平与MoCA成绩呈正相关(P<0.01),与WCST错误反应数(P<0.05),持续错误反应次数(P<0.01)呈负相关,与分类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VCIN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降低,而且在工作记忆、持续性注意和反应抑制、认知灵活性、思维组织性、计划性和定势转移等执行功能方面存在障碍;VCIND患者执行功能障碍与血清Leptin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8.
纤溶酶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200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使用纤溶酶(赛百)与奥扎格雨钠(丹奥)对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筛选、鉴定乙型肝炎病毒 (HBV)核心抗原 (HBcAg)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编码基因 ,为细胞内表达小分子单链抗体的研究及抗HBV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HBcAg蛋白为固相抗原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半合成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HBc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阳性克隆 ,并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及序列测定。结果 筛选得到的ScFv片段编码基因为 771nt,编码的产物由 2 5 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具有典型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结构特点以及与HBcAg结合的特异性。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获得了HBc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编码基因 ,并获得了可溶性单链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在脑内环形强化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病人25例,包括高级别胶质瘤8例,脑转移瘤10例,脑脓肿7例。均分别进行MRI平扫、MRI增强和PWI检查。在MR后处理工作站上获得PWI伪彩图,测量病变区、周围水肿区及其对侧对应正常脑白质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计算rCBV的比值(rrCBV)。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及脑转移瘤病变区的rrCBV与脑脓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6.91,t=11.23、23.70,P<0.001);高级别胶质瘤、脑转移瘤及脑脓肿周围水肿区rrCB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57,t=2.93~8.45,P<0.05)。结论 PWI对于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