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益气除痰法结合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益气除痰中药结合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为化疗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和肿瘤客观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外周血细胞检查上,治疗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2.
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田华琴 《陕西中医》2007,28(5):635-637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为20.37/l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1]。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肝癌介入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手段。但介入治疗所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以及高复发和转移率,都影响了疗效。如何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防治复发转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医药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已渗透到肝癌介入治疗的每一环节,包括对介入治疗的减毒增效、防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中医药制剂在经肝动脉灌注栓塞中的使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97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洽疗—中药鸦胆子油介入治疗+内服肝积方+外敷癌理通(实验组,共49例)和西医治疗—化疗药物灌注+碘油栓塞+西药镇痛(对照组,共48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毒副作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10.37±2.18)h和(7.78±1.95)h。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卡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总的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优于对照片组(P〈0.05);治疗后3个月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0.5、1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65.9%、38.6%,对照组分别为42.5%、18.1%,实验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个月和5.3个月。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副作用低,并可延长镇痛维持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远期生存,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探讨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正气虚衰为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23例采用生脉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药厂生产)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入,每日1次,2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共30例以能量合剂为主对症支持治疗,20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能状态卡氏(KPS)评分和体质量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治疗组中,经生脉注射液治疗后比治疗前患者卡氏评分升高(17/23)占73.9%,体质量提高(12/23)占52.2%;TNF-α下降(16/23)占69.6%;对照组则分别为(7/30)23.3%,(4/30)13.3%,(7/30)2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恶病质的发生和进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恒速输注华蟾素联合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采用华蟾素联合RCHOP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单纯给予RCHOP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3.9%)较对照组(52.6%)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大致相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延缓淋巴瘤细胞生长速度、促进淋巴瘤细胞分化、加速淋巴瘤细胞凋亡、提高免疫功能。华蟾素联合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常见舌苔变化与ICAM-1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PCR方法,对ICAM-1在正常舌苔和常见病理性舌苔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CAM-1在病理性舌苔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舌苔中的表达,其中在黄苔中的表达又高于在白苔中的表达。结论:ICAM-1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舌苔厚度以及舌苔颜色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比较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行鸦胆子油介入治疗联合内服肝积方和化疗药物灌注栓塞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将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40例)与西药对照组(37例)。均采用肝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后CD3^+/HLA-DR^+、CD62P及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中反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HLA-DR^+)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表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指标(CD62P)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中药治疗组患者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7.6%和38.2%,西药对照组分别为42.4%和16.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治疗可减轻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当改善远期生存。鸦胆子油乳介入联合内服肝积方治疗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并比较经中药复方肝积方口服联合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方法 将77例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治疗组(40例)与西药对照组(37例)。两组均采用Seldinger’s技术分别行肝动脉鸦胆子油乳及化疗药介入治疗,中药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肝积方汤剂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视情况一般间隔4~6周重复介入1次,平均每例行2.3次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 结果 两组治疗后卡氏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按昆明医学院万崇华等制定的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评分提示: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总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提高;西药对照组治疗后其副作用较明显,总的生活质量降低。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症状、总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较西药对照组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但0.5、1年生存率,中药治疗组分别为67.6%(25/37)、38.2%(13/34),西药对照组分别为42.4%(14/33)、16.1%(5/31),中药治疗组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个月及5.3个月。 结论 中药复方肝积方联合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0.5年和1年生存率,对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吗啡PCA皮下泵联合癌理通外敷对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将8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予吗啡PCA皮下泵联合癌理通外敷,对照组40例予吗啡PCA皮下泵联合安慰剂外敷,评价两组疼痛缓解程度;观察并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和作用维持时间;比较两组达到稳定镇痛所需吗啡总量的大小.观察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程度.结果: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为35.7分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但镇痛维持时间达14.56±1.56小时,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与对照组相似,但达到稳定镇痛所需吗啡剂量较对照组少(P<0.05).呼吸抑制、便秘、排尿困难、皮疹两组无明显差别,治疗组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吗啡PCA皮下泵联合癌理通外敷对中重度癌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以减少吗啡的使用剂量,并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疏肝清热消积颗粒对H22荷瘤小鼠免疫状态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A,槐耳颗粒对照组A及高剂量组A、中剂量组A、低剂量组A,除空白对照组A外,以接种H22小鼠肝癌细胞建立肝癌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给药:空白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A分别喂蒸馏水,槐耳颗粒对照组A喂槐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A分别喂疏肝清热消积颗粒18.75、12.5、6.25 g/kg,14 d后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取脾脏细胞以MTT法测定ConA诱导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另取昆明种小鼠36只,同样造模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B、阴性对照组B、槐耳颗粒对照组B及高剂量组B、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B,按以上方法给药14 d后观察生存期。结果免疫情况:阴性对照组A CD3+/总单个核细胞较空白对照组A低(P<0.05);疏肝清热消积颗粒高剂量组A CD3+/总单个核细胞、CD3+CD4+/CD3+、CD3+CD8+/CD3+比阴性对照组A高(P<0.05);高剂量组A、空白对照组A 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生存期:高剂量组B荷瘤小鼠生存期较阴性对照组B长( P<0.05);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B、槐耳颗粒对照组B荷瘤小鼠生存期较阴性对照组B均有一定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疏肝清热消积颗粒可能可以改善H22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从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