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9篇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心脏再同步治疗超反应的预测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超反应可能的预测因素.方法 将66例植入CRT的患者分为超反应组和非超反应组,通过组间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等方法寻找CRT超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并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超反应患者中男性、右束支阻滞少,左束支阻滞多,植入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小,术后QRS时限短,但只有术前LVEDD是CRT超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LVEDD≤68.5 mm预测CRT超反应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76.9%.结论 植入术前左心室较小的CRT治疗患者更容易从这一器械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992.
远程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家庭监测功能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远程无线家庭监测系统每日自动传输CRT信息。分析异常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异常事件发现时间以及较预期门诊随访提前时间。结果连续入选10例植入带有家庭监测功能的CRT患者,男性8例(80%),女性2例(20%),年龄19~70(56±15)岁。平均观察(90±63)d,发现异常事件83次,其中主要是疾病相关事件81次(97.6%),系统相关事件2例(2.4%)。家庭监测发现异常事件时间较3个月门诊随访平均提前(68±17)d,较6个月随访平均提前(158±17)d。结论家庭监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CRT监测方法。应用CRT家庭监测功能可以早期发现异常事件,从而及时处理并观察处理效果。其远期疗效尚待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本文报道11例非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伴反复晕厥病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的体会,并由此介绍一种新的针对这类患者的标测方法.方法 11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39.9±13.7)岁,全部曾使用2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均有晕厥或黑矇病史1~3年.结果 (1)所有11例患者在术中经过各种方法均可记录到至少1次室早、室速发作心电图,其中6例经程序刺激不能诱发的通过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能诱发室早、室速.(2)所有患者先在右心室流出道预测起源区以15~20 W低能量放电下微调消融电极导管位置和方向,在诱发出与所记录、冻结的室早完全一致的位点时,加大能量至35~50 W,反复巩固2~3次,直至室早、室速不再出现.然后以此点为中心,向周围微移动电极导管约5 mm,最终消融出大约1 cm2的面积.所有11例患者,采用这种方法全部都诱发出与记录室早12/12导联完全一致的室速.(3)11例患者中有10例达到消融终点,其中9例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及后壁,1例在右冠窦基底部.另1例未达到消融终点的患者,在消融开始时用异丙肾上腺素仅可诱发极少的室早,但在低能量消融后诱发频发的短阵室速,激动标测提示最早激动点位于左冠窦中下部,该处放电诱发出与自发室早一致的图,但反复放电室早、室速不能完全消除,考虑为靠外膜区室早而放弃.(4)术后所有患者经电话、预约门诊随访3~14个月,没有1例主诉再发黑矇和晕厥者.结论 低能量放电标测完全可作为一种新的标测手段在实际工作中配合使用,尤其对那些反复黑矇、晕厥但室早、室速发作较少的患者,常规标测方法几乎无用,此时低能量放电标测就显得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采用经改良的Jaslow技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自2000年4月至2002年1月,75例峡部裂型滑脱患者(MeyerdingⅠ度24例,Ⅱ度35例,Ⅲ度16例),其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23~71岁,平均40岁,临床症状主要为间歇性跛行、下腰痛和放射痛.采用改良的Jaslow技术辅助症状侧单枚椎间融合器进行手术.通过测量手术前后的滑脱率、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比、植骨融合率观察影像学情况,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残疾指数(ODI)和侯树勋标准评价疼痛程度及社会和生活功能情况.结果:75例均获随访,时间48~62个月,平均50.2个月.滑脱率从术前35.6%降至术后9.7%(矫正72.8%),腰椎前凸角由术前(53.6±15.7)°减少至末VAS、ODI分别由术前(6.2±2.5)分、(47.8±10.3)%减轻至末次随访的(2.5±1.9)分、(10.3±3.0)%.经过比较,除腰椎前凸角外其他项目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侯树勋评价标准:优53例,良12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6.7%.并发症:内固定失败2例,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假关节形成3例.结论:经改良的Jaslow技术适合治疗MeyerdingⅠ-Ⅲ度的峡部裂型滑脱,长期随访结果表明该技术减压充分、固定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狗枣猕猴桃叶提取物黄酮对大鼠永久性缺血性脑损伤后急性期caspase-3、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首先Nagasaw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急性脑缺血模型(MCAO).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给药组(B组:给药剂量10mg/kg)、中剂量给药组(C组:给药剂量20mg/kg)、大剂量给药组(D组:给药剂量40mg/kg).A组按照0.5ml/100g体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组于手术前30min及术后2h两次腹腔内给药.应用TUNEL法测缺血区凋亡细胞数;原位杂交法检测缺血区caspase-3mRNA表达;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 B、C、D组TUNEL法测定缺血区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A组(P<0.05);B、C、D组缺血区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5).B、C、D组缺血区神经细胞VEGF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D组VEGF表达高于B、C给药组(P<0.05).结论 狗枣猕猴桃叶提取黄酮可以减少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促进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6.
植入物是指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30 d的可植入型物品。由于该类手术的重要性和高风险性,对植入物的管理非常必要。2010年消毒供应中心规范了对植入型手术器械的管理,报道如下。1建立管理制度形成机制运行消毒供应中心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制定了植入型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制度、植入型器械灭菌监测制度、植入型器械放行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997.
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方法,预防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血液透析中心结构布局合理设置,成立临床感染控制小组,定期组织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操作流程,加强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等相关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自成立以来共透析约5万例次,未发生一例医源性感染。结论加强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是预防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在10年的执行过程中,逐渐显现出诸多局限性.固定资产信息失真,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会计报表体系不完整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此提出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999.
徐俊  王靖  郭楠 《疑难病杂志》2010,9(9):714-715
在以往检测乙肝五项时,少见或罕见的模式如HBVs系统(HBsAg/HBsAb)和HBVe系统(HBeAg/HBeAb)同时阳性者亦有发现,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检测数据,我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ECLIA法)对568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了乙肝五项检测,以比较2种方法在检测HBVs系统(HBsAg/HBsAb)和HBVe系统(HBeAg/HBeAb)双阳性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体外模拟的二氧化碳(CO2)气腹环境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CO2气腹环境作用后该移植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SKOV3)暴露于12mmHgCO2环境下分别持续1h(a组)、3h(b组),对照组(c组)细胞放入CO2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将裸鼠配对后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对),分别于各组裸鼠左侧肩胛部皮下接种上述对应a~c组细胞悬液。明显成瘤后3d,将每组的10对裸鼠再随机分为:A1、B1、C1组(用药组),腹腔注射顺铂(DDP)5mg/kg,0.5mL,每周1次,共3周;A2、B2、C2组(非用药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每周1次,共3周。停药后次日脱臼处死全部裸鼠,测量肿瘤的体积和体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黏附分子CD44v6和抑癌基因nm23-H1在各组移植瘤中的表达。结果  ①CO2气体处理组的皮下移植瘤增殖速度快于对照组(P<0.01),CO2作用3h组快于1h组(P<0.01);②CO2处理组的移植瘤对DDP的敏感性较对照组降低(P<0.01);③各组间肿瘤组织的CD44v6和nm23 H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CO2气体对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增殖有促进作用;②CO2环境作用后,移植瘤对DDP的敏感性下降;③CO2气体对肿瘤转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