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1.
[目的]比较中、西医维持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率的影响并对101例患者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2000年1月~2013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明确诊断为UC的14~87岁的487例住院患者中,在自愿原则下,招募到慢性复发型及慢性持续型患者101例参与随访研究,在排除年龄及性别等差异性的前提下,将其分成中医组和西医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维持治疗(中医组依据辨证论治原则辩证选方用药,西医组则行规范化治疗),比较2种维持治疗期间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导致UC复发的因素。[结果]UC患者中、西医维持治疗的5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中医维持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维持治疗。通过对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随访,发现慢性复发型与慢性持续型UC在饮食失宜、情志不遂、气候变化时更易发作。[结论]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中医维持治疗在预防UC复发方面较西医维持治疗优势明显。饮食失宜、情志不遂、气候变化是复发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42.
正今年是已故董建华院士诞辰100周年。董建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先生行医60余年,学贯寒温两门,是著名的温病学家、脾胃病专家。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其理论源于《内经》,辨证法于仲景,集大成者则系李杲。其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结肠息肉内镜下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等特征,探讨结肠息肉发生及生物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2月,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1 198例中,筛选并分析630例以慢性腹泻症状就诊,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性别,年龄,症状,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及相互关系。[结果]结肠息肉多发年龄为40~88岁(88.6%),其中,息肉直径〉1.0 cm者占34.4%,复发息肉占25.4%,炎性息肉占48.1%,增生性息肉占1.7%,绒毛腺瘤性息肉占14.8%,息肉癌变占2.5%。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者占息肉发生的44.6%,占直径〉1.0 cm息肉的51.6%,占绒毛腺瘤性息肉的58.1%,占癌变息肉的56.2%,占复发息肉的43.1%,与脾虚夹湿证(29.8%、26.7%、27.9%、31.2%、25.6%)、脾气虚弱证(17.9%、18.9%、8.6%、12.5%、23.1%)、肝脾不调证(7.6%、2.8%、5.3%、0%、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长息肉检出率增高,以〉60岁最为多见,年龄〉60岁者中脾肾阳虚占67.4%,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肾阳虚者息肉发生率高、息肉大、分化差、癌变多,易复发,中医阳虚体质是结肠息肉的重要病因之一,温阳散结为主的治疗,应是结肠息肉的重要防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4.
慢性泄泻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吾师王长洪教授业医40余载,临证积累经验颇丰。如温清并举,主从有别;温燥勿过,贵在相宜;宜通少涩,贵在有度;活血化痰,久病宜施;久泻不止,酌用渗利等均为吾师之临床用药之规律。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脾益肠丸组、SASP(柳氮磺胺吡啶)组、优化溃结方组。TNBS/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组灌胃治疗后,检测溃结大鼠结肠组织EGF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EGF含量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溃结方组、补脾益肠丸组、SASP组与模型组比较,EGF含量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溃结方组与补脾益肠丸组比较,EGF含量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溃结方组与SASP组比较,EGF含量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溃结方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结肠组织EGF的含量。  相似文献   
46.
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方剂治疗62例消化性溃疡及糜烂性胃炎.观察治疗前后胃粘膜前列腺素(PGs)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PGE2、PGFta、6-酮-PGF12治疗后呈上升趋势.(P<0.01.P>0.05),而TXB2较治疗前显下降(P<0.01)。湿热型TXB2较其他型显升高(P<0.01).中药对吲哚美辛诱发的大鼠实验性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对PGs的影响与临床观察一致。  相似文献   
47.
48.
董建华调畅气机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华教授论病注重调畅气机,用药以清灵流畅见长,形成了较系统的调气思想。本文对其气机理论,治疗法则,具体用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9.
50.
董建华教授论病注重调畅气机 ,用药以清灵流畅见长 ,形成了较系统的调气思想。本文对其气机理论 ,治疗法则 ,具体用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