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430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84篇
  4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亦称遗传性进行性肌张力障碍 ,是一种较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 ,现将我科收治的 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 :女 ,2 0岁 ,以“走路不稳 3年”就诊。患者自幼时走路爱低头 ,但走路尚稳。近 3年来走路费力 ,以足尖走路 ,上午轻、下午重  相似文献   
12.
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寻一种保证乳房肥大缩小手术后乳头乳晕的良好血运和感觉及哺乳功能、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术式。方法 选择乳头乳晕深部中心区的乳腺组织做乳头乳晕蒂,蒂中包含支配乳头乳晕的乳腺中央支血管、感觉神经,术中一直可观察到刺激乳头后的勃起反应,并使中心区保留的乳腺组织与乳头间有输乳管相连,以保留该部的哺乳功能。术中切除多余的乳腺及相应脂肪组织,缩小后的乳房容易塑形。结果 自1996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共已完成17例,无1例发生乳头乳晕的并发症,感觉正常,并有1例曾经历哺乳。结论 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不但可以保证乳头乳晕的血运,而且可避免对感觉神经的损伤,保留部分哺乳功能,并获得良好形态。  相似文献   
13.
对10名男性受试者单剂量po240mgVer缓释片药代动力学及心电图变化进行研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零级吸收过程的一室模型拟合,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5.9±1.6h;Cmax118.9±37.2μg·L-1;T1 5.4±1.5h;k030.5±17.5μg·L-1·h-1;T1/210.8±4.9h。PR间期延长有显著意义,血药浓度与PR间期变化满足S 型模型,其药效学参数:EC50 64.6±16.9μg·L-1; Emax54±11ms;s 1.68±0.66。  相似文献   
14.
论述赋予介入器械的材料表面润滑性、抗菌性、抗凝血性及抗组织增生等性能的各种表面改性技术的现状,讨论这些技术的一些应用的实例,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接枝改性技术在涤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材料表面接枝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 (PEG) ,从表面能与界面自由能的角度分析了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 )在材料表面的竞争吸附关系 ,结果表明接枝了 PEG长链分子的 PET材料具有优先吸附白蛋白的性质 ,其中接枝 PEG6 0 0 0的 PET优先吸附倾向最明显。预接触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 PET材料表面的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 :吸附白蛋白的表面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表现出好的血液相容性 ,而吸附了纤维蛋白原的材料表面具有降低血液相容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探索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G)与吸附白蛋白、肝素的新型血管支架材料氧化钛(Titanium Oxide,Ti-O)的血液相容性。(1)研制Ti-O,切割成薄膜;(2)Ti-O薄膜涂层白蛋白和肝素;(3)血小板(platelet,PL)吸附试验;(4)酶联免疫试验测FIG吸附量;(5)动物犬股动脉内植入涂层的Ti-O薄膜与对照试片Ti-O和不锈钢(Stainless steel,SS)薄膜。结果发现:Ti-O完全具有固定白蛋白和肝素的结构与性能,比未涂层的Ti-O能更一步减少PL和FIG的吸附,实验动物体内薄膜6个月后取出扫描电镜观察黏附的PL少,形态无改变,血管内无血栓,优于未涂层的Ti-O,更明显优于SS。Ti-O为N型半导体,不易接受FIG的电荷,并且与血细胞有相似的界面张力,决定生物材料Ti-O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Ti-O对白蛋白、肝素有极好的亲和力是因以化学键相结合,在血中进一步减少FIG和PL被涂层的Ti-O吸附。实验证明涂层的Ti-O有持久和稳定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其与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集35例不同临床表现成年慢性HBV感染者(HBsAb+组5例、非活动肝炎组8例、活动肝炎组12例、免疫耐受期组10例)及1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CD25high Treg含量,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RT-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脏生化功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慢性感染者[(12.35±6.48)个/μl;(1.82 4-0.87)%)]及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8.91±3.11)个/μl,(1.35±0.39)%]中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和其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分析发现,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高于HBsAb+组、活动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CD4+CD25highTreg含量与临床指标间相关性发现,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负相关(r=-0.418,P=0.038),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44,P=0.021),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118,P>0.05);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60,P=0.015),与ALT水平及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211,r=-0.060,P>0.05).结论 CD4+CD25highTreg在HBV慢性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神经病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实习阶段是由理论转入实践的阶段 ,是巩固医学基础知识 ,进行临床实践 ,培养临床技能的重要阶段 ,是医学生转向医生的关键时期。临床技能包括病历书写、基本操作和临床思维 ,正确的临床思维是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治的关键。1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始终贯穿着临床思维。所谓临床思维是临床医师在诊治疾病过程中 ,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病史 ,体征 ,辅助检查等资料 ,结合自已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分析、综合判断 ,最后达到正确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过程。临床思维是疾病正确诊断的关键。临…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 ,66岁 ,教师 ,因右腰酸痛 1年余入院。无发热 ,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基本正常。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3次均未找到肿瘤细胞。 B超示右肾重度积水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 KUB IVP:右肾至 1 2 0 min仍未显影 ,左肾显影良好。输尿管插管逆造影示右输尿管上段充盈缺损约 2~ 3 cm,右肾积水明显。 CT检查 :输尿管上段占位 ,右肾盂扩张积水 ,左肾小囊肿。ECT提示右肾基本无功能。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 ,经右第 1 1肋间腹膜外途径行右输尿管上段探查术。术中见右肾明显增大 ,皮…  相似文献   
20.
全国细菌耐药与抗感染化疗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细菌耐药与抗感染化疗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会议 ,于 2 0 0 0年 6月11~ 14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 32 8篇 ,会议编辑了《细菌耐药与抗感染研究进展》会议资料 ;来自全国各地的2 1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李家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王爱霞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杨永弘教授 ,本刊编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张婴元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刘又宁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孙永华教授、北京儿童医院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