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肿瘤免疫应答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并受到严格调控及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组细胞膜分子--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s),其调节性表达、相互作用及其信号传递在非常复杂的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B7家族作为惟一能从抗原递呈细胞(APC)单向传递信号至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1],近几年已相继发现了B7RP-1(B7H、B7-H2)、B7-H1(PD-L1)、B7-DC(PD-L2)及B7-H3等新分子[2],从而使此家族的调节作用不断复杂化.B7-H3是新近克隆的B7家族成员,与其他B7家族分子有20%~27%的同源性[3],其研究才刚开始,在最新研究中发现,B7-H3能协同刺激CD4+、CD8+T细胞的增殖,使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增加[4],被认为是一正性调控分子.B7-H3对胃癌细胞生物行为和胃癌预后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尚鲜有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22.
三氧化二砷诱导QT间期延长及其离子靶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法情况下,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对豚鼠心肌QT间期的影响,同时探讨As2O3诱导QT间期延长的离子靶点。方法分别采用静脉一次性注射和缓慢滴注的方法,观察As2O3对豚鼠心肌QTc(校正的QT间期)的影响;应用双微电极电压钳技术探讨As2O3对快速型延迟整流钾电流(IKr/HERG)的作用。结果静脉一次性注射As2O3后,0.8、1.6mg/kgAs2O3可以使QTc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t=4.907、P<0.01),并且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但缓慢静脉滴注As2O3(2mg/kg),与对照组相比,QTc无明显变化。双微电极电压钳结果显示,50、100μmol/LAs2O3可明显抑制IKr/HERG电流,当控制电压为0mV时,分别使IKr/HERG电流值从对照组的(2.4±0.6)μA减少到(1.4±0.2)μA(抑制率为41.7%,t=7.071、P<0.01)和(1.0±0.4)μA(抑制率为58.3%,t=8.682、P<0.01)。结论缓慢静脉滴注As2O3可以减少长QT的产生;抑制IKr/HERG是As2O3诱导QT间期延长的重要离子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观察利维爱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用KUPPER-MAN评分法评价4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用药前后更年期症状、情绪、泌尿生殖道症状及治疗效果等的改善情况。结果:分别观察用药后15天、3个月、18个月潮热、出汗、情绪、阴道干燥、性交困难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总的治疗效果分别为用药15天后显效224例(56%),有效136例(34%),无效40例(10%);用药3个月后显效308例(77%),有效88例(22%),无效4例(1%);用药18个月后显效358例(89.5%),有效40例(10%),无效2例(0.5%),且均未发现子宫内膜及乳腺有异常病变者。结论:利维爱可广泛应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消金膏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柏、大黄、姜黄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him-pack(岛津)C18(150×4.6mm,5μm),乙腈-0.15%磷酸溶液(含0.1%十二烷基磺酸钠)(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流速为1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对方中黄柏所含盐酸小檗碱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消金膏中黄柏、大黄、姜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消金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2576~0.62880μg(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0.81%,n=6)。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消金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静注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早期疼痛和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18~60 岁、ASAⅠ~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实验组(VA 组)、静脉麻醉对照组(VB 组)、吸入麻醉实验组(IA 组)和吸入麻醉对照组(IB 组)4 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均给予长托宁0.5 mg、咪达唑仑0.05mg·kg-1、丙泊酚2 mg·kg-1、罗库溴铵0.6 mg·kg-1及瑞芬太尼2 ng·mL-1靶控,术后均使用静脉患者自控止疼泵(PCA)。术中以丙泊酚4~8 mg·kg-1·min-1或七氟醚1鄄3MAC 维持麻醉。手术开始及结束前实验组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 静注。术毕送麻醉后恢复室。记录患者苏醒拔管时间、术后1 h、2 h、4 h、6 h、12 h及24 h切口疼痛VAS 评分、PCA使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IA 组与IB 组患者术后24 h各观察点VAS 评分均高于VA 组与VB 组,且术后1 h、2 h、4 h、6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 h仅I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A组与IB组患者术后24 h各观察点阿片类药物累积用量均高于VA组与VB 组,仅24 h时,IB组药物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VA 组与VB 组术后24 h内各观察点的VAS 评分和阿片类累积
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组患者清醒拔管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 可降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手术后早期手术切口痛觉过敏,且全凭静脉麻醉较吸入麻醉能够更好的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灭囊灵对猪囊尾蚴的氨基酸代谢是否有影响,应用日立825—5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灭囊灵生理盐水浸剂作用于体外培养猪囊尾蚴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囊尾蚴含15种氨基酸,包括6种必需氨基酸。经灭囊灵作用后,除脯氨酸和精氨酸以外,其它13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灭囊灵浓度的增高而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1.2ml 剂量组增高的比例为最大。结论:灭囊灵对猪囊尾蚴的氨基酸代谢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 mRNA、GPC-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抽取60例肝癌患者的抗凝血液,配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AFP mRNA、GPC-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AFP mRNA、GPC-3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在降低AFP mRNA表达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降低GPC-3 mRNA表达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调饮能有效抑制人血液中AFP mRNA、GPC-3 mRNA的高表达,在降低GPC-3 mRNA表达方面效果优于华蟾素。其治疗原发性肝癌机制与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癌性胸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细胞毒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的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培养CIK和癌性胸水TIL,按常规法计数细胞增殖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其细胞毒活性.结果诱导培养14 d后,CIK细胞毒活性为(76.65±16.78)%,增殖倍数为520±102;TIL细胞毒活性为(55.31±11.02)%,增殖倍数为182±78.结论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在14 d时达峰值,而TIL细胞在2l d时才达峰值,且CIK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TIL细胞,增殖细胞数量也比TIL细胞高.CIK可替代TIL细胞进行胸腔注射治疗癌性胸水.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预注罗库溴铵或顺式阿曲库铵对顺式阿曲库铵气管插管肌松起效时间的影响和麻醉维持期罗库溴铵对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1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麻醉诱导期,Ⅰ组(顺式阿曲库铵插管剂量组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1,Ⅱ组(罗库溴铵预注组先静注罗库溴铵 0.09 mg·kg-1,3 min后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35 mg·kg-1,Ⅲ组(顺式阿曲库铵预注组先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015 mg·kg-1,3 min后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35 mg·kg-1,Ⅳ组(罗库溴铵插管剂量组静注罗库溴铵 0.9 mg·kg-1,麻醉维持期4组患者均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03 mg·kg-1 。肌肉松弛度监测,观察肌松起效时间、“四个成串”电刺激(TOF比值恢复至25%、75%的时间,计算恢复指数。结果 Ⅱ和Ⅲ组患者气管插管肌松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Ⅰ组, 但长于Ⅳ组(P<0.05。且Ⅳ组女性患者肌松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男性患者(P<0.05;Ⅳ组高龄患者麻醉诱导期肌松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青壮年患者(P<0.05;Ⅳ组患者麻醉维持期首次和末次追加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持续时间明显长于Ⅰ组(P<0.05。4组患者的肌松恢复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预注罗库溴铵或顺式阿曲库铵能够明显缩短顺式阿曲库铵气管插管的肌松起效时间,(诱导期静注罗库溴铵能够明显延长麻醉维持期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