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理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其中抑郁可能对癌症的发生发展有明显影响,已有数项前瞻性研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拟基于机器学习及Cox回归开发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机器学习模型及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20年12月于云南省肿瘤医院确诊739例Ⅲ-Ⅳ期EOC患者的医疗记录。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化疗细节和预后结果。使用单多因素逻辑回归及Cox回归筛选变量,使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基于单多因素逻辑回归的结果构建预测模型,采用10折交叉验证方法评估模型性能。基于Cox回归结果开发列线图。结果:739例患者中,399(54.0%)例最终发生了复发,340(46.0%)例未复发。复发患者分期以ⅢC期为主,占59.1%,病理类型以浆液性癌为主,占91.0%。单多因素逻辑回归显示围手术期化疗周期、术后残余病灶、手术方式、新辅助化疗是与复发独立相关的4个变量,基于这些变量和FIGO分期建立5个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在识别复发病例方面表现最佳,AUC为0.775。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局部灌注化疗、残余病灶直径、围手术期化疗周期、手术方式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开发了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复发的预测列线图。结论:机器学习模型和列线图可早期识别卵巢癌复发,通过早期识别可改善晚期卵巢癌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讨补肾活血方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与血清内皮素 (ET)之间的关系 ,将 44只新西兰大白兔 ,经C4~ 5椎间隙拧入螺钉造成兔颈髓腹侧慢性渐进性压迫而形成脊髓型颈椎病模型。造模成功后 ,随机分为中药组及空白对照组 ,分别饲以添加定量中药的饲料与普通饲料 ,于造模前、后及用药 4周、8周各点检测ET值并处死一定数量兔行病理、光镜检查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示中药组及对照组用药 4周后ET值有差别 (P <0 .0 5 ) ;用药 8周后差别显著 (P <0 .0 1) ;中药组ET值低于对照组。光镜检查示用药 4周后对照组镜下病变加重 ,至 8周时病变严重 ;用药 4周后中药组镜下病变无明显加重 ,至 8周时病变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电镜所示与光镜结果基本相同。证明补肾活血方药能有效改善脊髓血液循环 ,减轻脊髓病变 ;ET水平高低可反映脊髓型颈椎病病变程度及治疗效果 ;把ET作为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及治疗评价的一项客观指标 ,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粉在宫颈冷刀锥切(CKC)术中宫颈创面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患者采用CKC治疗,并随机分为术后缝合组(对照组)60例和非缝合采用云南白药粉填塞组(观察组)61例.对照组CKC术后创面电灼后改良Sturmdorf法缝合成形;观察组创面电灼后用云南白药粉4 g喷洒并纱条填塞.至少随访2年.观察术后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平均阴道排液时间及继发出血、宫颈感染和宫颈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历时、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平均出血时间、平均阴道排液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继发出血5例(8.2%),对照组4例(6.6%);无显著性差异;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宫颈感染和宫颈狭窄.结论:CKC术不缝合创面、电灼后云南白药粉喷洒并纱条填塞止血,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再出血的发生率低,不增加术后感染与宫颈管狭窄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中冰冻病检在宫颈高度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多点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原位癌(CINⅢ/CIS)并行冷刀宫颈锥切术中宫颈标本快速冰冻病检的13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所有患者冰冻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138例患者中,120例(86.96%)术中冰冻与术后石蜡结论一致,18例不符,其中3例冰冻为CIS,石蜡为浸润癌;4例冰冻可疑浸润癌,石蜡2例为CIS,2例为浸润癌;1例冰冻为慢性炎症,术后发现有CINⅡ;3例冰冻为CINⅡ,石蜡2例为CINⅢ,1例为CIS;1例冰冻为CINⅠ,术后为CINⅢ;另有3例冰冻为CINⅢ,石蜡为CIS,3例冰冻为CIS,石蜡为CINⅢ。结论:术中冰冻对宫颈高度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误差,临床应用需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板成形联合椎间孔切开术式(laminoplasty with for aminotomy,LF)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在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148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LF治疗,43例)和对照组(ACDF治疗,105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结束时颈椎神经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颈椎曲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及下肢感觉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提物及开车项目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明显低于对照组(28.6%)(χ2=4.850,P=0.03)。结论: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LF术式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可有效解除脊髓受压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观察能活血胶囊对膝DOA骨内高压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通过结扎左股、臀下静脉及将左下肢伸膝位固定的叠加造模方法,对侧肢不作特别处理为对照侧;术后随机分为三组:A组空白对照组,术后每天喂养普通饲料,B组试验预防组,术后IW开始给药,C组试验治疗组,术后6W开始给药,分别于术后4W、6W、8W、10W、12W分批抽样进行膝旁骨内压测定,测定守后处死,打开膝关节腔,先行肉眼观察然后取样病检。结果:造模后4W A组膝旁骨内压明显升高(P<0.01),6W模型形成、B组IOP明显下降(P>0.05),C组10W时IOP开始下降、12W时明显下降,但降幅小于B组,且已退变的软骨不能修复。结论:被肾活血胶囊能有效防治膝DOA骨内高压的发生、发展,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其预防用药较治疗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铍针结合蜡疗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铍针结合蜡疗治疗48例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另设48例采用封闭治疗。随访3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尺(VAS)评分,根据治疗前后患者颈肩部疼痛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铍针蜡疗组总有效率与封闭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铍针蜡疗组愈显率优于封闭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3月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铍针蜡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封闭治疗组。治疗前2组患者VAS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2组间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自身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3月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铍针结合蜡疗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易于在临床推广的疗法。  相似文献   
20.
王羽丰 《家庭医生》2008,(23):58-58
如果口服药物能够溶解髓核,那肌肉、神经、血管这些东西不是会更早溶解吗?卧床休息本身就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