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董海鹰  王知非  蔡莉  孙立春  隋广杰 《中国肿瘤》2008,17(12):1057-1060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并探讨其抑制肿瘤的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青蒿琥酯治疗并观察其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电镜观察移植瘤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细胞p53、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Westernblot检测IGF—IR蛋白的表达:[结果]给药12d后,低剂量、高剂量青蒿琥酯组、CTX组和联合给药组抑瘤率分别为(24.39±10.20)%、(40.24±7.02)%、(57.01±5.84)%和(68.29±5.1)%;青蒿琥酯使肿瘤细胞阻滞于G0/G1期而使S期细胞减少;在青蒿琥酯组中,bcl-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53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bcl-2/bax及bcl-2/caspase-3表达均呈负相关.IGF-IR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青蒿琥酯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诱导凋广、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52.
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教育方案,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临床见习课是将医学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实践经验的重要桥梁课程。目前八年制医学生的神经外科临床见习课程不能满足八年制学生的需求。为了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神经外科学临床见习课的教学质量,文章采用了主动见习融通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八年制医学生的神经外科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方式,并且通过在课程中运用CBL教学和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了八年制神经外科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与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3组基础治疗相同(包括基础疾病药物及康复训练),中成药组口服脑栓通胶囊,西药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中西药结合组予脑栓通胶囊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同服。3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FMA、MBI评分均高于中成药组与西药组(P<0.05),中成药组FMA、MBI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3组脑梗死复发率、心脑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成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配合氯吡格雷片可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早期判断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价值,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不同严重程度的颅脑外伤患者65例,按GCS评分高低分4组,分别于伤后2、6、12、24、48和72 h 留取血和尿标本,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L-FABP水平,15 例健康成人作为对 照。分析血SCr及尿L-FABP水平与患者入院时GCS评分、AKI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实验B、C、D组血SCr与尿L-FABP水平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GCS评分的降低(严重程度增高),血SCr 与尿L-FABP水平逐渐升高,呈现负相关性(P< 0.05),尿L-FABP升高较血SCr升高更加明显;AKI发生率约21.54%,AKI患者的尿L-FABP升高高峰期在伤后6 h,SCr升高高 峰期在伤后24~48 h,尿L-FABP较SCr升高时间点明显提前。结论尿L-FABP测定可作为早期预判颅脑外伤病情及预测AKI 发生的重要新型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单纯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19例高血压脑出血(内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完成的常规开颅手术22例(开颅组)进行对照.结果 内镜组血肿近完全清除者15例,大部分清除者4例;随访6个月,疗效优7例,良7例,中3例,差和死亡各1例.内镜组各创伤指标和残留血肿量较开颅组均显著降低(P<0.01);疗效与开颅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纯神经内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具有微创、省时、直视等优点,为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了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56.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脑外伤后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浩  王知非  刘峰  廖达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056-2057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大鼠颅脑外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利用自由落体撞击装置,制作脑外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2),撞击前1天经侧脑室给药,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生理盐水,撞击后6小时、24小时、3天、7天分别处死大鼠,TUNEL法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撞击后6小时、24小时、3天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减少(P〈0.05);神经元的凋亡也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脑外伤后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止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方法:通过连续监测1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液pH值,阶梯使用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奥美拉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结果:用西米替丁可达到预防性治疗的为57例(30.2%),需用雷尼替丁且达到预防性治疗的为44例(23.3%),需用法莫替丁且达到预防性治疗的为49例(25.9%),需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为39例(20.6%)。结论:动态监测胃液pH值的变化,有助于更合理地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采用Miller金字塔教学法在肝胆胰外科专科团队急救演练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整群抽样法选取40名肝胆胰外科护士,按病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Miller金字塔教学法进行专科团队急救演练培训。从专业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低年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教学质量满意度等进行多元化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分别为(90.40±3.82)分和(82.00±5.65)分,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92.60±3.89)分和(87.35±5.91)分,两组间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低年资护士培训前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总得分分别为(222.00±20.54)分和(225.08±23.77)分,培训后总分分别为(295.83±12.70)分和(250.08±19.20)分,两组培训后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ller金字塔教学法在肝胆胰外科专科团队急救演练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8例。【结果】全部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此方法均一次治愈,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此方法能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