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1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沈小静  王淑美  张留记 《河南中医》2013,33(8):1329-1331
目前对守宫木属植物的研究多停留在毒理学方面,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工作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更缺乏临床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药学技术,阐明主要的活性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为我国民间传统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有效、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守宫木属植物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通脉复方有效部位中的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醋酸水(2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0 nm;柱温:25℃.结果:阿魏酸在0.1176 ~1.176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69%,RSD为1.5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通脉复方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黄连与人参不同配伍剂量对水煎液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人参黄连分别按1∶0,2∶1,1.5∶1,0.5∶1比例配伍,煎煮制备水煎液,采用HPLC测定不同配伍剂量水煎液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人参-黄连不同配伍样品中盐酸小檗碱质量分数分别为36.68,39.41,44.33 mg·g-1,盐酸药根碱分别为8.607,8.349,10.790 mg·g-1,二者含量随人参用量的减少而增加。结论:黄连-人参配伍后不利于盐酸小檗碱和盐酸药根碱的溶出,按0.5∶1配伍时黄连中2种生物碱含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优选炒九香虫的炮制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滚筒式炒药机,以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炒药机转速为炮制因素,以镇痛率、多巴胺二聚体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九香虫的炒制工艺,利用最佳工艺对10个不同批次的九香虫进行炒制,并测定其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炒九香虫的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170℃,炒制时间5 min,炒药机转速50 r·min~(-1)。建议炒九香虫的总灰分定为不超过5.2%,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6.8%。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靠、稳定性好、方法简便,为规范炒九香虫饮片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复方脑脉通和葛根药材提取物中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复方脑脉通提取物中其他成分对大豆苷元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按大豆苷元1.0025 mg·kg-1分别灌胃给予复方脑脉通提取物和葛根提取物,不同时间点采血后进行UPLC-MS分析,测定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通过SPSS 16.0软件对不同药动学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豆苷元线性范围6.175~741.0 μg·L-1,定量限6.175 μg·L-1,最低检测限1.235 μg·L-1。复方脑脉通和葛根药材提取物中大豆苷元的达峰浓度和清除速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参数则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UPLC-MS专属性强、准确、灵敏,适用于以大豆苷元为主要成分的药物的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复方脑脉通中其他药材对大豆苷元的吸收及清除有较大影响,使大豆苷元的达峰浓度及清除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86.
血管新生是一个动态的、多步骤的过程,现在已知大约70种疾病与血管新生紊乱相关。作者前期研究及文献报道均表明苦参黄酮类成分有明显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该研究应用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苦参黄酮抑制血管新生的药效物质,搜集现已分离鉴定的126个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组成配体数据库,选择VEGF-a,TEK,KDR等6个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的靶点组成受体数据库,以DrugBank中对各靶点有抑制作用并已上市的小分子药物为参照,设定各靶点对应的已上市小分子药物最低打分为阈值,应用Discovery Studio 2.5(DS2.5)软件的LibDock模块进行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出打分高于阈值且排名前10%的化合物共37个。对比分析了原配体、已上市药物和苦参黄酮作用于各靶点的主要活性位点,初步揭示了苦参黄酮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为研发血管新生抑制剂类药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7.
药物靶标预测技术在中药网络药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药理学逐渐兴起,特别是"网络靶标"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中医药新的研究热潮。其所强调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和中医药理论不谋而合,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医药的深刻内涵,包括中药作用机制解释,药效物质的寻找,君臣佐使配伍机制阐释等,更加适合中医药的学术特点和实际。而如何高效快速地识别大量的药物与靶标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则成为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药物-靶标相互预测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而高通量的手段,能够减少成本,快速预测成分靶标,为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应用奠定基础。事实上,针对庞大的化合物和靶标数据库,不同的预测方法和技术都被开发出来,并用于预测药物和靶标的关系,且已经有许多虚拟筛选技术成功的应用于网络药理学中。根据预测原理的不同,药物-靶标相互预测技术和策略大致可以分为4类,即基于配体的预测方法,基于靶标的预测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组合应用的预测方法。该文就药物靶标预测方法及其在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应用现状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希望能够为广大中药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8.
百消丹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市售中药制剂百消丹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对柴胡、白芷、白芍等成分进行色谱鉴别,HPLC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大黄素在8~48 μ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07%,RSD为2.39%。结论 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百消丹的质量  相似文献   
89.
亚甲蓝的非解毒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甲蓝 (次甲蓝 ,美蓝 )为解毒药。近年来许多报道证实其非解毒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疗效显著 ,现概述如下。1 术中辨认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术前、术中精确定位相当困难。亚甲蓝对病理性异常的甲状旁腺有选择性染色能力 ,正常甲状旁腺不着色 ,故术中输注亚甲蓝可辨认甲状旁腺。方法 :亚甲蓝 7.5mg·kg-1,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5 0 0mL中 ,在显露甲状旁腺前 45min ,经外周静脉输入。术中探查见被染成蓝黑色部分即为病理性异常的甲状旁腺[1] 。2 癌性胸水5例患者在尽量抽净胸腔积液后 ,胸腔内注射亚甲蓝 ,第 1天 2 0 0mg ,自第 2天 10 0…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补肾壮阳胶囊中人参、锁阳、枸杞子等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为提取工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结论提取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