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复苏后患者转运风险因素评估及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本院110例全麻术后患者转运途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交接程序。结果全身麻醉术复苏后患者安全转运风险因素包括意识不清、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休克、坠床、管道滑脱等。本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安全转运措施,患者均安全转运。结论全麻术复苏后患者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血压、呼吸、心律的改变或者因为躁动而发生坠床等意外事件。因此,在转运前医务人员应准确对患者转运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其对确保患者安全转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总结了80例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特点与方法,主要措施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术中护理,术后正确搬动与转运.认为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能保证手术顺利与安全.  相似文献   
13.
绝缘干电极     
一、绪论一般测量生物电用的传导型金属电极,为了使电极和皮肤有良好的电接触以便导出电位,需要在皮肤上涂导电膏。但是长时间使用时,导电膏易干燥,另外它对皮肤有化学的刺激。还有,金属电极和组织液(如汗液等)或导,膏之间产生极化电压之类的直流电位,而这个直流电位易随着呼吸波动,将引起基线波动产生波形失真,有时还容易引起放大器饱和。极化电压大小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和电解  相似文献   
14.
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外阴局部奇痒,搔抓后局部皮肤可变粗、裂口、溃疡,有时继发感染,患者很痛苦。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尚缺乏满意的疗法。笔者于1981年1~10月采用低功率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本病35例,现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测定体内化学成分的方法分为取样检查和生物体内检测两种。前者是测量从生物体中取出的样品(血液、尿,呼吸气,组织切片等),后者是把传感器放在生物体上或插到体内直接测量。取样检查多用于血液检查,这类测定项目已多达200余种,但经常测定的项目并不很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前景,对比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和常规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 9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常规控制方法;选择2014年1-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 69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综合评价指标控制。对比两组手术潜在风险的发生率,从而确定两种质量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经数据分析得到手术室质量综合评价的13项指标,其中11项指标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综合评价指标质量控制更加有效。结论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运用综合评价指标加以控制有助于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扩髓换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交锁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重新扩髓后,闭合更换比原来粗1~2mm交锁髓内钉,全部静力型固定。结果全部病例3~11个月内骨性愈合。结论本方法创伤小,可操作性强,符合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原理,是治疗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纹钉与T型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6年7月收治40例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纹钉与T型钢板治疗各20例,采用Neer骨折分类及评分标准进行手术疗效的评价。结果本组均得到随访,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T型钢板固定治疗。结论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纹钉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微创、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对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方法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将在本院手术室工作的50例护士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行层级培训方法,并观察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培训在临床手术室护士培训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各项能力,同时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