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390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2篇
  5篇
中国医学   357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患者 男,8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月入院,既往体健。于当地医院行头颅 CT 平扫示:右额叶占位。头颅 MRI 平扫示(图1,2):右侧额叶见囊实性混杂信号影,实性肿块呈稍低 T1,稍等 T2,等 FLAIR 信号,T2 WI 见略低信号类包膜;周围见多发囊状长 T1,长 T2,低 FLAIR 信号影;病灶周围见留空血管影及轻度水肿,病灶大小约72 mm×58 mm×46 mm,邻近额骨受侵、增厚。MRI 增强示(图3):肿块明显强化,周围囊变未见强化,邻近额骨部分可见强化影。影像诊断:右额叶占位,囊性脑膜瘤可能。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利用 Caco-2细胞建立体外肠黏膜屏障模型,系统评价并初步探讨其在炎症损伤后黏膜通透性改变中的应用。方法体外培养 Caco-2细胞,接种于 Transwell 板上,每日观察细胞形态;自培养第5天起,隔日测细胞膜的跨上皮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对于 TEER 值达标准的孔测定荧光黄透过率,进行透射电镜的完整性验证。应用培养21 d 的 Caco-2细胞屏障,加入不同浓度(0、50、100、200 nmol /L)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孵育24 h,光镜、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检测 TEER 和荧光黄透过率,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 观察 ZO-1蛋白的分布及表达。结果Caco-2细胞单层 TEER 从第5~15天逐渐增加,在第15天已经达到600Ω?cm2,平台期保持至第21天;在此期间,细胞形成紧密单层,电镜下细胞呈高分化,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绒毛整齐,极性形成;荧光黄透过量极低,体外肠上皮细胞屏障形成。加入 PAF 后,以100 nmol /L 对黏膜屏障通透性影响最大:电镜下见紧密连接结构破坏、断裂,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稀疏;免疫荧光可见紧密连接的标志蛋白 ZO-1荧光信号减弱,ZO-1环断裂,胞浆内可见阳性染色,提示其向膜下转移。此时,TEER 值下降,荧光黄透过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形态学改变规律一致;ZO-1蛋白表达亦降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经形态学及细胞通透性验证,培养2~3周的 Caco-2细胞可形成肠屏障模型,用于体外肠黏膜屏障的研究;PAF 影响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破坏紧密连接结构,从而影响肠黏膜屏障通透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国内市售砂仁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为药品监管和质量标准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法定标准对样品进行全面检验;采用性状和DNA条形码相结合对样品进行真伪评价,以此结果进一步对正品和伪品的挥发油总量和乙酸龙脑酯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按照法定标准抽检的样品,不符合规定项目为性状、乙酸龙脑酯含量测定,以近缘物种冒充砂仁的情况较为突出。结论:国内市售砂仁质量有待提高,可通过质量标准提高,增加专属性较强且可量化评判的性状特征、DNA条形码鉴别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临床主要特征为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研究认为PCOS是子宫内膜增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二甲双胍治疗对PCOS患者有益,但长期服用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含巯基的L-半胱氨酸的乙酰化变体,可以通过降低血清雄激素和游离睾酮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发挥胰岛素增敏剂作用,还可以降低机体的活性氧簇水平,最终辅助诱导PCOS患者排卵。近年来更多的研究也表明,NAC对于氯米芬抵抗的PCOS有一定疗效。综述NAC在PCOS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9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组予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联合岩舒注射液或艾迪注射液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中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疗或靶向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免疫学指标、近期疗效、生存期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中医组CD4+改善情况优于中西医结合组。近期疗效评价显示中医组具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中西医组具有较好的客观缓解率。19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1年生存率为81.3%,2年生存率为64.0%,3年生存率为45.7%,5年生存率为28.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8个月。两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22.27%、肾功能损伤发生率8.8%、骨髓抑制发生率18.1%。单纯中医药治疗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可改善免疫功能状态,延长生存期,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组)脾切除术前1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含量,分析Treg的变化对全身免疫系统造成的影响.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前和对照组受试者CD4+ CD25+ CD127low/-Treg比例分别为5.1%±3.5%和1.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3,P<0.05).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CD4+CD25+ CD127low/-Treg比例分别为9.2%±2.7%、5.6%±1.7%、2.5%±2.1%,其中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14,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4,P>0.05).结论 脾切除术后短期Treg水平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从Treg方面表明脾切除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究与分析运动控制训练对33例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6例偏瘫患者,采取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运动控制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平衡障碍分级情况与步行能力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衡障碍分级情况与步行能力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偏瘫患者实施运动控制训练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能够明显提高其步行能力及与肢体平衡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点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的自然妊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生殖中心接受宫、腹腔联合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52例子宫内膜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子宫内膜息肉分为息肉组(71例)和非息肉组(181例)。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的患病率为28.2%(71/252),明显高于同期非内异症不孕人群的17.4%(464/2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107,P=0.000)。子宫内膜息肉在卵巢型、单纯腹膜型和累及Douglas窝的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2.1%(17/77)、28.o%(42/150)和48.0%(12/25),3种类型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x2=6.247,P=0.044)。息肉组术后自然妊娠率为32.4%(23/71)、临床妊娠率为26.8%(19/71)、分娩率为25.4%(18/71),均分别低于非息肉组35.4%(64/181)、33.7%(61/181)、26.0%(47/181),但均无统计学差异(Z=-0.444,P=0.657;Z=-1.063,P:0.288;Z=-0.100,P=0.920);息肉组胚胎停育率5.6%(4/71)明显高于非息肉组0(Z=-3.213,P:0.001)。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在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中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尤其在累及子宫直肠窝的DIE患者中表现更突出。子宫内膜息肉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在息肉去除后可能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