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5 毫秒
81.
目的:虚拟筛选更高活性的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提高抵抗变异病毒的能力,为以后相关疾病治疗新药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chrodinger Suite2009中的Glide模块对Leadnow数据库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对选出的结构用“Core Hopping”模块改造结构;利用Desmond2.4软件包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将NA的空载蛋白及靶点与筛选结果较好的配体小分子复合物共3个模型分别进行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高通量虚拟筛选得到一个五元环结构的化合物ZINC 13219479,并以此为核心向150-cavity延伸,得到8个能很好进入的结构.建立了靶向这些位点的配体库,方便后续有关研究的进行.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模拟过程中各靶点与配体复合物体系稳定,结合位点正确.作为抑制剂,小分子配体与NA酶的150-cavity区域残基形成稳定的氢键作用,牢牢占据NA的催化位点.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的小分子与NA的结合能力理论上优于抑制剂达菲.在动力学模拟这些化合物后,更加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3级以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 mg 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1次/d口服。服药1周后血压未达标者(≥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予以调整药物剂量,所有患者血压稳定后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1 a,观察患者血压、颈动脉IMT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颈动脉IM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压及颈动脉IM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具有稳定的降压效果,并可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估 Pilon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有随访记录的 2 4例骨折 ,按 Rüedi-Allgower分型标准进行分型 : 型 5例、 型 7例、 型 1 2例 ,其中 7例保守治疗 ,1 7例参照 AO四步重建法进行手术。随访时间平均 2 0月 ,疗效参照Bourne对 Plion骨折的愈合评价分为优、良、差。结果 : 型骨折保守或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均优良 , 、 型骨折保守治疗优良率 2 5 % ,手术治疗优良率为 73 .3 %。结论 : 、 型骨折无手术禁忌时应手术治疗 ,但严重的 Pilon骨折的手术方式、质量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4.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多伴有语言、情感和人格障碍,给患者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和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VD的发病率呈迅速增长趋势,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红景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180例SAH患者入院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红景天组,两组常规对症治疗,红景天组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脑实质循环和脑血管痉挛情况、凝血指标、血管内皮活性、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脑循环和末端周围循环时间均下降,大脑中动脉血管直径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抗凝血酶Ⅲ、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上升,内皮素、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血栓素、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下降(P<0.05);且红景天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红景天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景天可改善脑微循环,促进血管舒张,抑制血栓形成,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SAH后脑血管痉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的活性调节机制.方法:利用Desmond 9.0软件对GSK-3β-轴素复合物和GSK-3β-FRATtide复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与GSK-3β-轴素复合物相比,在GSK-3β-FRATtide复合物中,Lys205同Glu211、Asn213之间的氢键作用消失,Lys205与Glu211不能形成稳定的盐键;FRATtide的Arg219与GSK-3β的Asp264,GSK-3β的Gly259与Arg220之间能形成稳定的氢键.此外,Phe67和Phe93显示出位置的偏移.这些都将导致GSK-3β活性环的构象变化进而抑制GSK-3β的催化活性.结论:GSK-3β的活性调节是通过改变其活化环构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7.
<正>患者女,78岁,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全髋关节置换术。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术前检查:心电图,肺功能未见异常。在L2~3行麻醉穿刺。穿刺顺利,置管通畅。局麻药用2%的利多卡因,麻醉平面在T8以下。手术开始后,生命体征平稳。在植入骨水泥前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过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2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有颅高压征象者)、控制血压、抗血小板积聚等治疗,药物组在此基础上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睡前顿服,连用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血浆hs-CRP和MMP-9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12周后,药物组患者TC、TG和LDL-C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HDL-C含量较治疗前上升(P<0.05)。2组患者血浆hs-CRP和MMP-9水平及神经功能损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药物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对于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水平、减轻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9.
王树青  陈淑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58-2959
目的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和预后不良组(52例),分析影响两组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与性别、体质量无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GCS评分、瞳孔变化、脑组织移位以及血肿量相关(均P〈0.05)。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年龄、GCS评分、瞳孔变化、脑组织移位及血肿量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0.
韦必清  王树青 《光明中医》2012,27(11):2230-2231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中风毒邪证的临床基本特征,为中风解毒疗法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我院2006-2011年急诊科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的证候类型区分痰邪证、火邪证、瘀邪证,对这些证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整理,统计学处理。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毒邪证型各占一定的比例,以痰瘀邪证发生的比例较高,所致的神经功能损害往往较重。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毒邪证型较为多样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临床解毒疗法须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