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疼痛是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主要原因。瑞芬太尼是一种短效阿片类药物,半衰期短,术后苏醒迅速。瑞芬太尼的超短效作用使患者术后急需镇痛药物。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芬)是非甾体类静脉注射靶向镇痛药物,具有作用持久,疗效确切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消除瑞芬太尼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对6例颅鼻沟通瘤,采用经前颅底扩大横跨入路切除和颅底重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为16岁~62岁,平均42.4岁.病程3月~6年,平均3.5年.1.2 首发症状 鼻衄3例,头痛、颇高压表现4例,嗅觉障碍2例,鼻塞3例,眼球突出1例.1.3 病理检查 脑膜瘤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淋巴细胞炎性病灶者1例.1.4 神经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以明确肿瘤大小及侵及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骨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不同植入物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12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DHS组45例,PFNA组40例和人工髋关节组35例。对三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进行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和治疗优良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FNA组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DHS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手术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沂蒙山区1996年秋末冬初发生恙虫病暴发流行。我院曾收治祖孙三代6回农民家庭中5人发病。现分析报道如下。患者,男性,22岁,农民。因发热、头痛、全身痛5天,以肾综合征出血热在乡卫生院治疗无效,于1996年11月7日急转我院。体检:T38.9℃、P96次/分、R22次/分、BP14/9kPa。神志清,颜面潮红。脐下偏右可见一直径约3X2.5cm.皮肤焦痴,双腋下及腹部皮肤见数枚红色丘疹,压之退色,不痛不痒。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并有压痛,可移动。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发现。腹平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约Zcm。巴氏征和克氏征均阴性。Hb12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PPARα/γ双重激动剂,提高其降糖活性,为以后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应用Schrodinger Suite 2009中的Glide模块对drug-like数据库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对筛选出的结构利用"Core Hopping"模块进行修饰,利用Gromacs 4.0软件包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将PPARα/γ的空载蛋白及其与选出的配体小分子复合物体系分别进行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最后应用Qikprop模块做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预测来推测这些化合物的成药可能性。结果:设计出一系列新的PPARα/γ双重激动剂。用分子对接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新激动剂和PPARα/γ的相互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的激动剂ragalitazar相比有更好的结合能力。通过ADME预测得出设计出的化合物均符合类药5原则。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的小分子与PPARα/γ的结合能力理论上优于激动剂ragalitazar。预期这些化合物可能成为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P-、L-选择素及CRP表达与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阳暴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型5组,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的P-、L-选择素及CRP水平,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中气虚血瘀型的血P-、L-选择素及CRP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1/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中P-、L-选择素及CRP的表达明显增高,P-、L-选择素及CRP表达可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P-、L-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防治并发症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使用14天。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的P-、L-选择素、CRP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P-、L-选择素及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P-、L-选择素及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疏血通注射液为代表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明显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L-选择素及CRP的表达,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补气散瘀散用于预防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再发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脑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自拟补气散瘀散治疗;1年为一个疗程,期间每3个月随访1次,一个疗程后再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脑梗死再发率大于治疗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补气散瘀散对预防脑梗死再发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大中学生同一性风格问卷的初步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同一性被看作是人们解释个人经历,协调个体生活的意义、目标和方向的参照框架。Berzonsky从认知加工的角度考察个体同一性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同一性的社会认知加工模型,并先后编制和修订了同一性风格问卷(Identity Style Inventory-3)。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后循环缺血辨证为风痰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包括静点中药制剂、口服中药汤剂及针灸)。比较2组治疗14d后的临床疗效,并使用中风病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患者残障水平。以上量表连续观察14d、21d、60d、90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4d临床疗效显著(P<0.05),2组在治疗后14d mRS评分及SS-QO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21d、60d、90d 2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0d、90d 2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降低后循环缺血(风痰证)患者的严重致残率,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以上方案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