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老年患者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2.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疾病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最后发现时往往已进展到中晚期,预后不佳。为了提高预后,对肝癌患者早期且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一系列新的肝癌标志物也相继被发现。本文通过系统复习相关文献,就近年来用于肝癌检测的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丹玉和脉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分别给予丹玉和脉颗粒不同浓度和0.5%CMC-Na溶液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耗食量及主要脏器外观形态有无异常表现,并记录小鼠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中,丹玉和脉颗粒各剂量组均未见小鼠中毒表现及死亡,给药前后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耗食量、各脏器指数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9~36 g/kg的剂量范围内,丹玉和脉颗粒对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耗食量及主要脏器均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试验提示该药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良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王明珠  陈勇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9):1022-1025
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异常的蛋白质O-糖基化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一种潜在标志物。核心1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1(core 1 β1-3 galactosyltransferase 1,C1GALT1)为合成黏蛋白型O-聚糖的核心1(core 1)结构的必需酶,其作用是将半乳糖(Gal)转移至GalNAcαSer/Thr上形成Galβ1-3GalNAcαSer/Thr结构。C1GALT1在呼吸系统、胃肠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多种肿瘤相关蛋白的O-糖基化修饰,不仅参与了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放疗抵抗及耐药等恶性表型的调控,还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C1GALT1在恶性肿瘤中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C1GALT1作为治疗靶点的前景。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AIDS)筛查实验室检测情况及阳性病例分布,为下一步规划AID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艾滋病毒抗体初筛检测1996~1999年采用乳胶凝集法,2000年至今使用ELISA方法;确证标本2008年3月前送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2008年3月后由蚌埠市疾控中心艾滋确证实验室检测,采用West blot法。结果:共检测各类人群血清标本22 547份,其中初筛并经确证阳性标本262份,阳性率1.16%。确证阳性的标本中,流行病学分析,户籍在蚌埠地区(含五河、固镇、怀远)57份(21.76%),蚌埠地区之外205份(79.24%)。结论:蚌埠市1996~2009年AIDS的发病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有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自由基损伤与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将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及正常前列腺(NP)组织匀浆,检测组织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醇(MDA)的含量。结果 Pca组织中T-SOD、CAT活性均较BPH组织和NP组织高,而T-SOD、CAT活性在BPH和NP无显著差别;三种组织中MDA的含量差别显著,依次为BPH>NP>Pca。结论 活性氧和羟自由基与Pca、BPH发病过程可能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37.
溃疡型直肠炎(UP)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殊类型,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发生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缺乏病原学治疗,该病目前尚无法彻底根治,其治疗主要依赖阻止炎症过程(诱导缓解)及避免疾病扩展(维持治疗)。若该病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将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困扰人们日常生活。因此,本文对UP临床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8.
王明珠  马俊  马华安 《环球中医药》2020,13(8):1403-1405
陈国丰认为小儿鼾症多由"痰凝气滞"所致,体虚受邪是其发病的起始因素,痰湿蕴结是其加重的关键,痰气交阻是本病的最终演变。治疗上,疾病初起应当补益肺脾,固表祛邪;中期应当健脾化湿,温阳利水;久则健脾化痰,行气导滞。同时,患儿日久化火或成瘀,治则酌情添加清热及活血化瘀之药品,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P53基因密码子72多态性与大肠癌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CBM、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2月,收集P53基因密码子72多态性与大肠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2软件计算合并效用量OR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25个研究,其中有6 753例患者,8 562例对照者。Meta分析发现,在各遗传模型中,隐性模型PP vs AP+AA中P53基因密码子72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生风险有明显相关性,其余基因模型中P53基因密码子72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PP vs AP+AA遗传模型中,P53基因密码子72多态性与大肠癌风险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乙型肝炎医源性感染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了解医院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污染状况、进一步加强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7年9月末至1988年4月,对本市七所综合性及专科医院有关科室的物体表面,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