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8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术前误诊三例杭州市第二医院[310015]陆伟方,王效东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下称肝癌出血)是原发性肝癌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1]。自1983年3月至1993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119例,以肝癌出血入院者13例(占11%),...  相似文献   
12.
针灸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凯  王效东  张福琴 《陕西中医》2000,21(10):475-476
采用针灸环跳、风市等穴,按摩昆仑、委中等穴及腰背肌锻练等三步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30例,总有效率为96%。提示综合疗法不失为非药物、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定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分度标准,对比观察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肿胀的预防作用。方法:自2001年6月~2004年10月对接受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8例(144个关节)根据术后处理办法的不同,前瞻性地将其随机分成A组(手术8h后利用CPM机进行患肢持续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和B组(手术一周后开始进行CPM机功能锻炼)。手术后第4d观察两组患者下肢的肿胀情况,根据制定标准评分,分为轻、中、重度肿胀,统计每组中、重度肿胀的病例数,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69个关节(62例患者)中有10侧下肢出现不同程度肿胀,B组75个关节(66例患者)中有25侧下肢呈不同程度肿胀,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患肢持续被动活动对手术后肢体肿胀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以作为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成骨细胞内雌激素受体检测方法,探讨不同月龄雌性SD大鼠成骨细胞内雌激素受体表达规律,以此拟描述不同年龄人类女性个体成骨细胞内雌激素受体表达的生理曲线.方法:以不同月龄雌性SD大鼠为标本,二次酶消化法收集成骨细胞并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形态,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上清液碱性磷酸酶(ALP)及骨钙素(OCN)检测对成骨细胞进行鉴定,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不同月龄雌性SD大鼠成骨细胞内雌激素受体进行检测, 根据每个成骨细胞被激发后标记-FITC的雌激素受体(ER)抗体荧光强度来表达细胞内ER的含量.结果:二次酶消化法获得的成骨细胞,形态呈多边形,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染色率80%,不同培养时间的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上清液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含量相比较成骨组明显高于成纤维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1、2月龄组ER荧光强度低表达,3月组ER荧光强度虽然呈低表达但已经显示出上升趋势,4月组以后ER荧光强度表达逐渐升高,至8、9、10月ER荧光强度表达至高峰,11月组之后各组ER表达荧光强度呈下降趋势.结论:二次酶消化法可获得较多的成骨细胞,符合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成骨细胞相关研究的细胞来源.雌性SD大鼠成骨细胞内含有丰富的ER,其表达有赖于雌激素的存在.雌性SD大鼠成骨细胞内ER表达随月龄增加呈现出1、2、3月组ER低表达,4月组以后ER表达逐渐升高,至8、9、10月ER表达至高峰,11月组之后各组ER表达呈下降趋势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王玉梅  王效东  李红川 《中国骨伤》2001,14(10):611-611
我院自 1999年 1月~ 1999年 12月 ,应用骨牵引治疗各类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 186例 ,牵引时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的移位方向 ,合理的进行力学分析 ,使骨折早期复位 ,早期愈合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86例中男 12 3例 ,女 63例 ;年龄 3~ 64岁 ,平均年龄 3 2岁。左侧 84例 ,右侧 90例 ,双侧 12例。上 1/ 3骨折 4 8例 ,中 1/ 3骨折 61例 ,下 1/ 3骨折 77例。横行骨折 60例 ,斜形骨折 5 8例 ,螺旋形骨折 3 8例 ,粉碎性骨折 3 0例。伤后 2 4小时内来诊者 14 1例 ,2~ 7天来诊者 4 5例。2 讨论2 .1 股骨干上 1/ 3段骨…  相似文献   
16.
白术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分子免疫方面,研究探讨白术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调节作用,阐明白术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各组IL-1、TNF-α,IgG,IgA、IgM、RF、CD^ 、CD4^ ,CD8^ ,CD4^ /CD8^ 等指标,同时进行组间对照和治疗前后对照分析,结果:白术汤能显著降低血清内升高的TNF-α,对IL——1影响不显著,能显著提高血清内CD8^ 的含量,降低血清IgG,IgA,IgM的含理,降低RF的阳性率,结论:白术汤能纠正免疫失调,抑制体液免疫反应,减轻其对关节,滑膜的破坏,清除抗原,抑制抗体的产生,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调节免疫系统失衡而发挥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在使用AO锁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中出现不足的原因,为提高手术效果提供借鉴.方法 自2003年10月~2007年12月使用AO锁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178例,对其中效果不满意的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例选择不当、骨折复位不良、钢板位置不佳、骨的质量差以及锻炼不当均是导致治疗效果不满意的原因.结论 正确的手术指征和精确的手术操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使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6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9~36个月,平均17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钢板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2例出现轻度髋内翻。根据HSS髋关节评分法评定功能,优47例,良17例。结论动力髁螺钉特别适用于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髌骨骨折是骨创伤中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多采取手术治疗,以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恢复良好功能,减少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性。笔者自2003年7月~2006年11月收治髌骨骨折11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0例,均为新鲜骨折,男62例,女48例;年龄18~82岁,平均40岁。  相似文献   
20.
透明质酸与骨关节炎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是多发于中年以后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临床以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为特点 ,所引起的功能障碍是老年人致残及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OA的方法较多 ,如药物、理疗、手术等 ,临床上常用的为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和激素类 ,大多只能短期缓解症状 ,不能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 (intra articularinjectionofhyaluronicacid ,IAHA)自1974年Peyron等[1] 首次用于治疗OA ,并取得良好疗效以来 ,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