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放射性颌骨坏死(ORN)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38例放射性颌骨坏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中度和重度ORN单纯刮治术疗效较差,治愈率分别为66.7%和28.6%。术前和或术后辅助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中度和重度ORN总治愈率分别可达80.6%和57.2%,颅骨部分切除术和截骨术辅助高压氧治疗对重度0RN疗效尤佳。结论 颌骨部分切除术和颌骨截骨术辅助高压氧治疗是重度0RN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人内皮抑素基因转染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内皮抑素(hES)基因导入舌鳞癌Tca8113细胞后的表达情况及其抑制肿瘤生长效应。方法 以脂质体为载体将hES基因导入Tca8113细胞,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转基因Tca8113细胞移植瘤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hES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Weidner法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移植瘤生长第27天,实验组肿瘤组织中hES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1);VEGF的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VD计数低于对照组(P<0.01),而肿瘤细胞凋亡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ES基因转染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78.9%。结论 hES基因转染舌鳞癌细胞可体内诱导hES蛋白高效表达并具有抑制移植瘤生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基因转染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分子机制.方法:脂质体法将含Fas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BK-Fas导入Tca8113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Fas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化疗敏感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敏感性,H33342释放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癌细胞杀伤活性.结果:Fas转染细胞蛋白表达强度由35.01±5.26提高到55.40±7.3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同浓度条件下,5-Fu对Fas转染细胞杀伤率提高.Fas转染细胞对抗Fas单克隆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强,凋亡指数由16.88%±1.46%提高到27.12%±2.35%.与未转染细胞相比,两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BMC对转染细胞的杀伤活性为51.22%±4.61%,对未转染细胞为23.92%±2.38%,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Fas基因转染提高化疗药物和机体免疫细胞对舌鳞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44.
人颌骨骨膜成骨细胞复合异体部分脱钙骨的成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人颌骨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接种于异体部分脱钙骨内组织工程化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从人颌骨骨膜分离培养成骨细胞 ,观察其体外生长情况 ,将扩增的人成骨细胞接种到异体部分脱钙松质骨支架内 ,体外和裸鼠体内培养 ,观察成骨细胞在支架孔隙内粘附、生长和成骨情况。结果 人颌骨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体外生长良好 ,细胞在异体部分脱钙松质骨支架内能正常的粘附、生长 ,裸鼠皮下培养 2月后 ,支架材料内异位形成岛状的新生骨组织。结论 人颌骨骨膜成骨细胞接种于异体部分脱钙骨内能够组织工程化新生骨组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将小肠黏膜下层粘接交联制作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04/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和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小肠黏膜下层膜按Abraham法制备;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2.8~3.2kg。②实验过程:以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共混溶液将猪小肠黏膜下层膜粘接成小口径(内径3.0mm)管型支架,并用碳化二亚胺交联,得到粘接交联小肠黏膜下层管。取24只兔,手术造成颈总动脉缺损,随机平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缝制小肠黏膜下层管桥接修复缺损;实验组采用粘接交联小肠黏膜下层管桥接修复缺损。③实验评估:通过爆破压测定检测支架的粘接强度、通过体外溶血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检测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于术后1,2周和1,2个月做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通畅性;以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生长情况,评价支架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再生能力。结果:①粘接交联的小肠黏膜下层血管支架爆破压:在湿润状态的爆破压可达22.1kPa;溶血率为1.4%;细胞毒性评级为0~1级。②支架溶血率和细胞毒性:体外溶血及细胞毒性试验均表明碳化二亚胺交联小肠黏膜下层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完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应用要求。③植入兔体内后支架通畅性和组织学表现:植入替代兔颈总动脉缺损后2个月,粘接交联支架的通畅率为83.3%(10/12),明显高于缝制支架的33.3%(4/12)(P<0.05);在通畅血管中动脉瘤样扩张的发生率,缝制支架为100%(4/4),粘接交联支架仅为20%(2/10)。所有通畅的血管在术后1个月时均有完整平滑的内膜形成和平滑肌细胞长入;2个月时平滑肌细胞增多,小肠黏膜下层的胶原纤维也明显减少;无炎症反应、血管破裂发生。结论:粘接交联法可用于小肠黏膜下层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制作,可保持支架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并改善血管重建过程中小肠黏膜下层的力学性质,从而显著提高小肠黏膜下层用于修复小口径血管缺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总结24例游离前臂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癌缺损中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术中与医生配合默契,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技术操作。结果 2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组织瓣成活。结论加强游离前臂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癌缺损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及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治疗方式。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264例,其中42例术中发现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20例采取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或旋后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固定组),22例未行固定(非固定组)。术后对握力和腕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观察;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aland-WeAey评分系统(GW评分)对腕部功能进行评估,并测试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结果:41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获得愈合,下尺桡关节均对合良好,没有出现明显半脱位或脱位。两组患者的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及G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例发生远期下尺桡关节不稳。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定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系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同时,固定与不固定下尺桡关节临床效果无差异,因此对于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若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不推荐l期固定下尺桡关节。  相似文献   
48.
CAD/CAM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恢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的解剖外形、重建患者咬合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变累及双侧下颌骨、需进行(或已进行)节段性骨切除术的15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面骨三维重建和下颌骨实体模型打印。在实体模型上设计截骨区间和钛网外形,数控成型机冲压钛网,使预成钛网与缺损区下颌骨外形完全一致。切取腓骨肌皮瓣,血管化游离移植联合预成钛网植入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结果:15例患者腓骨肌皮瓣全部存活,创口愈合良好,下颌骨解剖外形包括自然弧度、曲率和高度恢复满意,同期修复者手术前后容貌无明显变化。结论: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节段性骨缺损,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重建下颌骨的自然外形,维持患者容貌,也为种植体植入及咬合功能重建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后出血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的769例患者资料,其中发生术后出血再手术2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手术后发生出血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P<0.05的变量构建列线图。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缺损部位、手术方式是否包含颈总动脉结扎(挽救性手术)、伤口积液、伤口感染进入最终模型,其中糖尿病(OR=3.817,95%CI 1.193~11.239)、颌骨部位缺损(OR=4.313,95%CI 1.274~13.544)、伤口积液(OR=9.149,95%CI 2.998~26.911)及伤口感染(OR=5.940,95%CI 1.624~19.220)是术后出血再次手术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本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 0.832...  相似文献   
50.
凝结芽孢杆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凝结芽孢杆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凝结芽孢杆菌寡聚-1,6-葡萄糖苷酶基因设计一对PCR引物,进行了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PCR得到了较好的特异性扩增,其它干扰菌都无扩增,灵敏度达5×103cfu/ml。结论:该方法能够实现凝结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