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阴火”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理法概念之一,李东垣既然抛开《黄帝内经》众多“火”的概念,在火字前冠以“阴”字,则说明经典中已有“火”的概念不足以表达其本质内涵。通过探讨《黄帝内经》与“阴火”理论的立论关系,可以得出“阴火”概念的指向为“病起于阴者”。“阴火”理论重要的病理机制是:“少阳春生之气”升发不及,导致“脾胃之气下流,湿气闷塞其下”,其核心病机正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在中焦脾胃的具体体现。李东垣论治“阴火”的理法思维与“甘温除大热”不同,当加以区分,组方之法为“辛甘温为主,佐助用苦”,代表方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体系与“阴火”理论的关系,笔者认为,“阴火上冲”的病理状态符合厥阴病的病理机制,李东垣治疗“阴火”之方药与麻黄升麻汤和奔豚汤在理法思维上具有相同的方证规律。  相似文献   
52.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胃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的关键基因、机制通路,并预测潜在靶向中药。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GSE78523、GSE60427数据集,利用GEO2及R软件筛选IM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筛选关键基因,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GEPIA数据库及HPA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及表达验证,在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预测筛选潜在中药。结果:筛选出285个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消化吸收、肠道脂质的调节与吸收等生物过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糖酵解/糖异生、胆汁分泌、胆固醇代谢等。获取的7个关键基因是APOB、FABP1、APOA1、APOA4、NR1H4、PCK1、ALDOB。筛选得到的潜在中药可分为健脾益气和胃、祛瘀通络、解毒祛邪三大类,符合胃IM健脾通络解毒的治则。...  相似文献   
53.
一次性双腔无菌尿管不需外固定 ,且不易滑脱 ,已广泛用于临床 ,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 ,导尿管与一次性尿袋常易脱落 ,在搬运患者或为患者翻身时更易脱落 ,我们现在改良了双腔尿管与尿袋的接头处 ,取得满意效果。方法是先将双腔尿管与尿袋的接头处向外返折 0 5cm ,再按常规与一  相似文献   
54.
现将氨茶碱静脉滴注致严重胃肠道反应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既往身体健康。凶咳嗽、咳痰1周,于2008年7月15日在我院门诊注射室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及氨茶碱(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氨茶碱0.5g)。氨茶碱滴注时间为50min,注射完后5min患者出现剑突下紧缩感.自述有严重的恐惧感,尢胸闷、憋气。查体:P80次/min.  相似文献   
55.
青岛市118例麻疹病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青岛市麻疹流行的现状,我们对3所综合性医院门诊的急性出疹性病人进行了麻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了118例病人,其中男性64例,女性54例,年龄在5月龄~30岁。采集所有病人的静脉血,分离血清,置-20℃保存备检。血清学检测试剂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诊断中心提供,采用捕获ELISA法检测麻疹和风疹特异性IgM抗体,≥2.1判为阳性。结果显示,麻疹IgM阳性32例,按GB15983-1995诊断标准,23例为麻疹确诊病例,6例为混合感染病例,3例为麻疹疫苗(MV)接种偶合病例。40…  相似文献   
56.
肝脏通过肝络发挥其渗灌气血、溢泄浊邪功能。肝络病变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作为肝脏微循环基本单位的肝窦,其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临床症状等方面的表现,与肝络具有相似和相通性。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基于络病理论论治慢性肝病,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还能减轻或阻断肝窦毛细血管化病理进程。本文从以上角度探讨肝络与肝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chrane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1990—2010)、CNKI(1999—2010)、万方数据库(1998—2010)公开发表的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与西医对照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中、英文发表的有关随机对照试验治疗,运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累计样本量1052例。结果显示:与硝酸酯类相比,可以明显改善心绞痛、心电图、血脂水平;与硝酸甘油+心痛定相比,未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与心痛定+潘生丁+FDP相比,可以明显改善心绞痛、心电图、甘油三酯、血流变学;与消心痛3月组相比,未明显改善心绞痛、心电图、血脂水平、血流变学;与消心痛+潘生丁相比,可以改善血流变学。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根据系统评价的结果,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在治疗冠心病,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水平、血流变学指标方面有一定作用,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Markov模型在冠心病血瘀证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冠心病血瘀证的疗效评价研究现状,通过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需在评价手段、评价指标两个方面寻求突破和发展的研究思路,阐述了分别以Markov模型、质量调整生命年作为评价手段、评价指标的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的应用构想及应用步骤。结果:基于Markov模型的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不仅可观察干预措施的近、远期疗效及病人的综合健康状态,并可模拟疾病的动态变化。结论:基于Markov模型的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可望成为切合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要求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9.
60.
随着麻疹疫苗的普遍应用,麻疹流行特点发生改变.发病年龄呈两极发展,婴幼儿和成人的发病率增高,出现"双相移位"现象[1,2];由散发病例转为爆发流行;由城市转向农村.为了解青岛市成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流行趋势,控制成人麻疹的爆发流行,我们对青岛市1994-2003年麻疹发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