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局部单次放疗联合药物治疗对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 50例髋臼骨折者设为髋臼骨折组,45例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者设为异位骨化组。髋臼骨折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异位骨化组行骨化切除术。比较2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髋臼骨折组患者平均随访19.3个月。X线提示发生异位骨化8例,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6.0%,严重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0%;异位骨化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3.4个月。X线提示异位骨化复发6例。异位骨化组OH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吲哚美辛联合局部单次放疗可降低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以及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还能降低异位骨化切除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水面反射对眼部紫外线暴露量的影响,为眼部紫外线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旋转式眼部紫外线暴露模型于2017年8月期间在辽宁省沈阳地区某公园的水面和木板两种不同地面背景,同时进行眼部紫外线暴露强度监测。结果无论紫外线A段(UVA)还是紫外线B段(UVB)其眼部暴露强度均为地面水背景下高于木板背景。水面、木板背景下眼部UVA暴露最大值日间变化均呈双峰分布,2者峰值相差479μW/cm2(上午)、526μW/cm2(下午);眼部UVB暴露最大值的日间变化双峰不明显,水面、木板背景下眼部UVB暴露最大值的峰值差值为14μW/cm2。不同方位眼部紫外线暴露强度多数为地面水背景高于木板背景。结论地面水背景下的眼部紫外线暴露强度高于木板背景下的眼部紫外线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23.
偏瘫是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后遗症。中医称“中风”。病情危重,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近年来我科收治中风后遗症58例。此组病例的诊断均符合1983年全国中风专题讨论会制订标准。按照全国统一分型标准入院时均为中经络。经治疗后,除一例转入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用药规律和经验。方法从门诊病历中选取并整理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处方543首,提取中药处方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的用药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功能,分析医案中处方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数据。结果整理处方543首,涉及药物217种,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有黄芪、丹参、柴胡、炙甘草、三七粉、瓜蒌等,药性多属温、微寒、平,药味多属甘、苦味,主要归经为肝、肺、心经,功效以活血祛瘀、利水消肿、生津养血为主。常用药对有黄芪-丹参、丹参-黄芪、黄芪-三七粉等。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4类,分别为活血祛瘀止痛,调畅气机,宣痹通阳,益气养血、健脾化痰。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为黄芪、丹参、三七粉、瓜蒌、柴胡、黄芩、炙甘草、天麻、枳壳、制何首乌、党参、延胡索、川芎、薤白。结论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药物多为温、平、甘、苦,归肝、肺、心经,治疗多气血同治、寒热同调、虚实兼顾、注重调神,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安神定志为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无腹泻溶血尿毒综合征(D-HUS)的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信息、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地区39例D-HUS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分子遗传学信息、治疗及随访等情况。补体基因检测采用二代测序及Sanger测序。根据统计结果分析HUS的发病和临床特征。结果:西南地区D-HUS患儿呈散发,发病季节以夏季为主,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以急性肾衰竭、溶血、出血为主,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常见的肾外表现。确诊肺炎链球菌相关HUS 1例;5例行补体基因检测,3例阳性,分别为CFI基因突变、CFHR4基因突变及CFHR1/CFHR4基因片段疑似纯合缺失。急性期治疗以对症、抗感染、成分血输注及血液净化为主;12例行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9例,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2例,复发1例,慢性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不同病因D-HUS诊治方式及预后不尽相同,临床诊断HUS后尽早明确病因行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急性期症状及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南阳市区学生麻疹流行特征。方法根据南阳市区疫情、人口和学生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0年-2005年南阳市区学生麻疹发病179例,占同期总发病(1352例)的13.24%,年平均发病率波动于0/10万~36.78/10万之间,1991年发病最多为48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01∶1,以小学生发病最多140例(78.21%),有MV免疫史的169例(94.41%)。2月-4月份是发病高峰季节,1990年-1992年有一个发病高峰,4年-6年出现一次小流行,1996年及以后,学生麻疹发病率超过总体人群。结论学生因人口流动增加、MV未全程接种、免疫失败、接种剂量小、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而发病,建议在春节后和流行年之前对学生进行MV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27.
钟江  岑松  蔡德海  王安芳  黄卫  王阳  陈键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84-1284,1272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13例,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行肾上腺全切,5例行肾上腺部分切除,肾上腺皮质增生2例均采用单侧肾上腺全切。所有病例术前均有高血压和低血钾表现,及血浆中醛固酮水平增高、肾素活性降低。结果15例手术中13例均获得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所有病人术后1个月内血钾恢复正常,醛固酮/肾素比值降低,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11例术后2个月血压恢复正常。所有病人均随访,3个月~2年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行腹膜后肾上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8.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8 岁,因眩晕、复视、走路不稳 1 年余,言语不清,意识模糊,尿失禁半个月,于2000年2 月 22 日入院。缘于1998年9月感冒后出现头晕,频繁呕吐,视物成双,行走不稳,3周后入院诊断“脑干脑炎”,用地塞米松等治疗痊愈出院。2000年2月初因劳累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当时查体发现:眼睑下垂,双眼上视不全,右眼内收麻痹,左眼水平眼震,瞳孔左3 0 mm,右3 5 mm,光反应迟钝;粗测双耳听力减退;指鼻试验欠准确。初步诊断: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 MS),未治疗,9 d后不识家人,胡言乱语,四肢活动不灵,尿失禁,到某医大附属医院按 MS治疗…  相似文献   
29.
我国中小学生不吃早餐者占有一定比例,且早餐食物种类单调;平均每日摄入蛋白质、脂肪、能量、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岛不足;三餐能量比不适宜,早餐能量过低,这些都是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原因。为改善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笔者于2000年9月开始对南阳市市区部分小学生在上午课间时间加餐豆浆、面包,连续实验2a,观察其对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36),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检测肝功能和HBV标志的变化,疗程结束后3~6个月随访1次。结果治疗组ALT,AST的复常率,及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停药后3~6个月随访亦显示治疗组的ALT,AST复常率,HBeAg,HBV-DNA的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具有抑制HBV、恢复肝功能的作用。临床疗效肯定且停药后短期内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