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9篇
  2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目的 了解河南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职业防护知识和工作行为准则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HIV职业暴露防护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河南省6家医院,基于网络平台采用自愿抽样的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HIV职业防护知识和工作行为准则问卷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职业暴露知识和职业暴露工作行为准则的知晓情况。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75份,结果显示5.45%(15名)的医务人员发生过HIV职业暴露;高级职称(正高级和副高级)暴露率为12.50%(8/64),高于中级及以下和职称不详者的3.32%(7/211)(χ2=8.029,P<0.05)。78.91%的医务人员接受过HIV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职业暴露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14%,对职业暴露工作行为准则总体知晓率为62.2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职业暴露知识总体知晓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HIV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较高,工作行为准则知晓率较低,提示仍需持续构建和加强集中培训、管理和考核等多维一体的高效培训体系建设,确保全省...  相似文献   
732.
目的探索佛手散(当归、川考组成)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策略与方法,首先构建佛手散化学成分数据库,经ADME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再应用计算机模型进行靶标预测,对预测的靶标进行基因本体论以及多层次数据整合网络分析,从而全面深入地揭示佛手散治疗VaD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收集了佛手散的296个化学成分,经过ADME筛选获得56个活性化合物。经靶标预测,得到222个蛋白靶标,基因本体论可知预测靶点主要在质膜、内质网等部位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等为代表的分子功能,从而参与能量代谢等生物过程。网络整合分析可知,佛手散主要作用于3个VaD相关的病理模块:突触可塑性调节模块、钙稳态调节模块以及G蛋白偶联受体模块。结论系统药理学方法可高效、全面地探索佛手散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33.
澳洲茄边碱是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小分子类固醇生物碱。由于其作用效果显著且具备绿色天然和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在结构上也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在临床各类癌症治疗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文对澳洲茄边碱在抗肿瘤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期望为后续该产物的相关研究和进一步应用提供更多资料。  相似文献   
734.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测定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并检测经纳豆红曲干预后小鼠粪便中SCFAs的水平。方法 利用2-硝基苯肼盐酸盐(2-NPH·HCl)对粪便样本进行衍生,上清液萃取吹干后初始流动相复溶上机。将41只7周龄~8周龄ApoE-/-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低脂饲料组(LFD)、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组(HFD)、低脂饲料+0.3 g/kg纳豆红曲组(LFD+NR)和高脂高胆固醇饲料+0.3 g/kg纳豆红曲组(HFD+NR)。干预12周后检测粪便SCFAs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目标待测物在LC-MS/MS下分离良好。所有待测物线性相关系数在0.997以上,回收率均在80.95%~119.45%,精密度均在0.2%~5.4%,满足方法学要求。联合补充纳豆红曲12周增加LFD饲养的ApoE-/-小鼠粪便丙酸和异丁酸水平。粪便中乙酸与空腹血糖水平成负相关,辛酸与空腹血糖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通过LC-MS/MS测定粪便SCFAs水平的方法准确度、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粪便SCFAs含量与空腹血糖水平具有相关性,提...  相似文献   
735.
目的 基于铁死亡信号通路探讨葛根素改善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葛根素低、高剂量组(50、200 mg·kg-1),每组6只;每天1次,连续灌胃(10 m L·kg-1)预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模型组及葛根素低、高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APAP(300 mg·kg-1),复制药物性肝损伤(DILI)小鼠模型。24 h后,采用微板法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TBA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ROS)、4-羟基壬烯醛(4-HN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及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水平;q 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铁死亡相关基因GPX4、转铁蛋白受体(TFRC)、溶质载体家族11成员2(SLC11A2)m RNA表达水平。结果 ...  相似文献   
73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罗哌卡因切口和盆腔浸润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揭阳市慈云医院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罗哌卡因组(RB组)、罗哌卡因组(R组)、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化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方案,手术结束前R组和RB组患者均由同一术科医师实施切口浸润复合盆腔内喷洒,使用0.2%罗哌卡因30mL(切口20mL,盆腔10mL),B组不进行切口和盆腔浸润。在手术结束时B组和R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R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三组患者术后2h、4h、8h、12h、24h、48 h患者疼痛VAS评分;记录三组患者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三组患者术后氟比洛芬酯镇痛例数、术后舒芬太尼镇痛例数;记录三组患者术后48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RB组、R组术后2h、4h、8h、12h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其中术后12h疼痛VAS评分RB组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2h、4h、8h RB组和R组疼痛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48h疼痛VAS评分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B组比较,RB组、R组氟比洛芬酯镇痛例数、舒芬太尼镇痛例数明显降低(P<0.05),其中RB组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切口和盆腔浸润复合布托啡诺静脉注射能安全有效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切口和盆腔浸润或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单独应用,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镇痛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737.
目的 建立润肠通秘茶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对其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以UPLC技术建立润肠通秘茶的指纹图谱及测定其6种成分的含量。采用Ultimate UHPLC AQ-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28℃;检测波长:28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SPSS 25统计软件及SIMCA14.1软件对数据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建立了润肠通秘茶的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且相似度在1~0.992范围内。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松果菊苷(5号峰)、阿魏酸(6号峰)、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7号峰)、毛蕊花糖苷(8号峰)、橙皮苷(12号峰)、芒柄花素(14号峰)分别在272.500~4.258、67.500~1.055、76.250~1.191、300.000~4.688、292.500~4.570、30.625~0.479μg·mL-...  相似文献   
738.
目的 研究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毒的镇痛活性,并对其中的活性单体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 采用热痛、醋酸扭体动物模型检测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蛇毒毒的镇痛作用,通过分子筛、高效液相(HPLC)等纯化手段从银环蛇毒中分离出镇痛单体,然后通过肽谱鉴定,氨基酸测序及序列比对鉴定其结构特征。结果 本研究发现银环蛇粗毒具有显著的镇热痛活性,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热痛阈提高近2℃。与吗啡相比,其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在给药7 h后仍有显著镇痛效果。通过分子筛及高效液相分离,我们发现其镇痛活性成分主要为小分子多肽,其中活性最强的成分是α-bungarotoxinα-bungarotoxin有与银环蛇粗毒类似的热镇痛活性,并且能够显著抑制醋酸导致的急性炎性痛。序列鉴定及结构分析表明α-bungarotoxin是一种含有74个氨基酸,5对二硫键的三指肽能够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结论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蛇毒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中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的三指肽α-bungarotoxin是其最主要的镇痛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3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病理机制复杂。现临床用于治疗AD的西药多针对单一靶点,且副作用较大。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系统、多环节的治疗特点。中医通过辨证分型采用不同中药复方防治AD是研发防治AD新药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将中药治疗AD复方分为补肾填髓类、补血养心类、健脾益气类、疏肝解郁类、活血祛瘀类、化痰开窍类及清热解毒类。该文整理近年来治疗AD的相关中药复方,从临床研究、现代药理研究两方面系统阐述其防治AD的研究,为寻找AD防治药物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40.
目的:探讨穿刺孔伞形布局在局限性肾癌中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3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T1a期肾癌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根据穿刺孔位置分为梯形布局组和伞形布局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患者。其中梯形布局组和伞形布局组的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9.8±9.2) min和(15.8±7.9) min,手术时间分别为(96.9±12.5) min和(85.0±15.4)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6.2±22.9) mL和(73.5±17.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6个月患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缘均阴性。术后随访,梯形布局组1例复发,伞形布局组无复发。结论:穿刺孔伞形布局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