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12.
目的 通过对早产儿血清学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发现其炎症表现,降低早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 早产儿生后即取胎盘病检,按胎盘病检分为胎盘炎症组和胎盘无炎症组.分别在出生后1、3天采血,ELISA法监测血IL-6的浓度,并测定C反应蛋白、血培养、白细胞计数.结果 胎盘炎症组血IL-6浓度明显高于无炎症组,C反应蛋白、血培养、白细胞计数无差别.结论 血IL-6浓度可作为监测早产儿发生炎症反应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7例TN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28例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B组29例在疼痛部位及板机点周围皮下注射肉毒素治疗。治疗后1,3及6个月时随访,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中脱失7例,A组3例,B组4例。与治疗前3个月SF-MPQ及SF-36平均分作为基础水平比较,治疗1,3及6个月后2组SF-MPQ评分明显下降,SF-36明显上升(P<0.01),B组表明更明显(P<0.05,P<0.01)。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不适患者多于B组。结论:A型肉毒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TN发作作用高峰1~3个月,维持时间6个月,且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心血管病患者吸氧的状况及护理策略.方法 对200例心内科住院吸氧的患者随机调查,了解吸氧状况并作出质控评估及护理策略.结果 医嘱与执行一致90例,操作规范者150例.吸氧湿化瓶及湿化液每天更换121例.氧气管清洁者165例.患者舒适吸氧者70例,不愿吸氧75例.原因涉及噪音、鼻塞、干燥、异味、心理障碍、经济负担等原因.质控满意100例,一般50例,差33例.结论 医患双方多种原因影响吸氧效果,提高舒适度及质控是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门光国  王丽丽  王凤敏  崔英波 《浙江医学》2017,39(14):1183-1186,1202
目的系统评价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PubMed、EMBASE、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搜索潜在相关的研究,并对文献进行诊断试验质量评价-2(QUADAS-2)评价。计算纳入研究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诊断比值比(DOR),并绘制SROC曲线用于总体性能的评估。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合并的灵敏度、特异度、PLR、NLR、DOR和AUC分别为0.70(95%CI:0.60~0.79)、0.89(95%CI:0.84~0.94)、5.33(95%CI:3.42~8.31)、0.39(95%CI:0.29~0.52)、17.11(95%CI:8.36~34.99)和0.8795。结论i-FABP在诊断NEC方面是一种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异度和DOR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小儿危重病评分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草案)的临床应用,对50例ICU患儿于入院24小时内、第3、7天及出院前进行危重病评分及器官功能衰竭的评估。结果显示,50例中首次评分为81~100分者26例,71~80分15例、≤70分9例,平均分值80.978±10.654,中位数82分。根据评分值分为81~100分、71~80分和≤70分 3组,分别代表病情非危重、危重和极危重。小儿危重评分越低,发生器官功能衰竭数越多(F=19.29,P<0.001),MSOF发生率越高(x~2=27.03,P<0.001)。3组间存活、自动出院和死亡病例首次危重评分值及同期器官功能衰竭数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F值分别为10.65,35.87,P均<0.001)。非危重、危重和极危重3组患儿经治疗后,随病情好转,危重评分值基本上逐渐升高,各组的4次评分分值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值分别为7.69,36.29,12.83,P均<0.01)。表明小儿危重评分能准确反映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在ICU和非ICU病房的急重症患儿中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出生率逐年上升,已占活产婴儿总数的7.76%[1],提高早产儿救治成功率及减少伤残的发生已是围产医学中产科和新生儿科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探讨早产儿管理重点,改善早产儿预后,本文对2008年1—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896名早产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近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胎龄、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 WI)抢救成功率的上升 ,对其生命质量的要求即预后及后遗症问题越受重视。本课题随访了近年来在本院NICU治愈或好转出院的VLBWI共 3 1例 ,对其体格、生长、智力发育及视听功能、免疫功能方面作了详细的检查 ,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6~ 1999年在本院NICU治愈或好转出院的VLBWI共 3 1例 ,出生体重均小于 1.5kg。随访患儿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如下 :①胎龄 :2 8周 2例 ,~ 3 0周 7例 ,~ 3 2周 15例 ,~ 3 5周 7例。②体重 :≤ 1.0kg 2例 ,~ 1.2kg 4例 ,~ 1.4…  相似文献   
19.
高危新生儿及孕母弓形虫感染调查及随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本地区高危新生儿母婴弓形虫感染率,并通过治疗后随访了解其生命质量。方法:采用ELISA方法同时检查90例高危新生儿及其孕母血清循环抗土地改革是性抗体IgM和IgG。对阳笥高危新生儿予以螺肇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血清循环抗原(CAG)特异性LgM和LgG并于3月、6月、2岁随访,常规体格检查,丹佛氏智测及眼底生儿其母组阳性率3.36%,低于高危新生儿组,6例阳性患儿治疗后复查G displa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