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正> 一、蛋白质类药物(一)生长因子、免疫调节剂1.表皮生长因子(EGF):采用二步液相色谱法从小鼠颌下腺粗提物中纯化EGF,结果表明Bio-gel P-10分子筛和DEAE-纤维素联合纯化EGF的效果较为理想。纯化的EGF应用于动物的烧伤创面,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小疤痕收缩的作用。2.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通过对提取的猪血小板进行冻融裂解、CM-Sephadex  相似文献   
92.
据法国《医学快报》1987年2期报道,法国马松出版社出版了J.—F.BORSARELLO主编的《针灸手册》。这本新的手册作为针灸学的教材已经使用三年,该书叙述针灸临床实践的不同阶段,它是由集体编写的,书中每一章节在每个编者负责编写的范围内提供了个人经验和成果。全体编者学习过七年正统的中医。他们根据铭翁(Ming Wong)提供的《灵枢》、《伤寒论》原文和此原文巴黎十二大学的译著及迪隆(Duron)博士翻译的《素问》编写而成的。编者几乎都持有ManaKa学校毕业文凭,致力于再观正统针灸学,没有重复近年来西方对针灸的解释。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小牛胸腺来源免疫抑制提取物 (TISE c)对不同组织来源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3 H TdR掺入方法 ,检测TISE c对肝癌、肺腺癌、膀胱癌传代细胞株细胞增生的影响 ,以及在显微镜下观测TISE c对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TISE c对 3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抑制分裂增生作用 ,但是癌细胞形态正常。结论TISE c可能是一种能够抑制癌细胞分裂增生的生物制剂 ;对不同组织来源的癌细胞不存在组织特异性 ;抑制癌细胞增生不是通过细胞毒性或杀伤机制  相似文献   
94.
此文主要综述了树枝状聚合物作为生物药物分子如基因、蛋白质载体的研究及其特性、种类、口服吸收及毒性。  相似文献   
95.
不同免疫活性的人胚胸腺激素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大月份流产胎儿胸腺,经丙酮脱水为人胚胸腺粉。胸腺粉用 pH 3.0的0.5%氯化钠于70℃提取后,通过调 pH 除去酸性及碱性蛋白,除菌过滤,得 A 组分;提取 A 组分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慢性铅染毒对仔鼠海马蛋白激酶C(PKC)、钙调蛋白(CaM)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铅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2%醋酸铅染毒组和1.0%醋酸铅染毒组,从妊娠第0天开始通过自由饮水染毒.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其母鼠相同的饮用水.出生后8 d内行悬崖回避试验,50 d行跳台试验,随后处死仔鼠,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脑铅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各组仔鼠海马PKC、CaM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同一发育时期的染铅组仔鼠脑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剂量染铅组出生后50 d仔鼠脑铅含量明显高于生后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铅组仔鼠悬崖回避试验完成率和跳台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发育时期的1.0%醋酸铅染毒组仔鼠海马的PKC、CaM的mRNA表达下降(分别为0.53±0.04、0.59±0.02和0.65±0.01、0.62±0.01),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慢性铅染毒可使仔鼠海马PKC、CaM的mRNA表达降低,这可能是铅致仔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低相对分子质量透明质酸(LMWHA)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模型,观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r)的LMWHA及不同给药剂量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Mr低于10×103的LMWHA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新生血管总数明显增多(Mr6 000,r=0.992 9;Mr6 240,r=0.994 4)。结论Mr低于10×103的LMWHA具有促进CAM血管生成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8.
铅神经毒性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铅最强的有害作用就是其神经毒性,发育中的大脑对铅的神经毒性作用极其敏感.该文从铅与钙离子的竞争作用、铅对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其对海马神经元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铅神经毒性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
目的比较转染两个补体调节蛋白(CRP)基因与转染单一CRP基因对异种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基因混合注射的方法,将人MCP(膜辅因子蛋白)和CD59(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两种基因导入521枚KM小鼠的受精卵原核。结果得到原代转hCD59基因小鼠14只,转hMCP基因小鼠12只,hCD59/hMCP双基因共整合的小鼠7只,转基因效率5%。通过5只G0代转双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的繁殖,得到F1转hMCP小鼠14只,转hCD59小鼠16只,转双基因小鼠10只,F1双基因占33.3%。用10%新鲜人血浆体外灌注小鼠离体心脏,转双基因组心脏搏动时间(138±25min)明显长于单基因组(hCD59组78±27min,hMCP组43±21min)和非转基因对照组(20±12min)。结论转染两个CRP基因比转染单一CRP基因对异种细胞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采用两步凝胶吸附法制备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两步凝胶色谱法制备高纯度、高安全性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制剂。方法检测合格的健康人血浆经离心去除冷沉淀后,采用DEAE-Sephadex A50进行吸附色谱,经洗涤、洗脱得到洗脱液,加入0.3%的磷酸三丁酯和1%的吐温80(S/D)进行病毒灭活;灭活后的制品再重新进行二次吸附色谱,洗涤、洗脱去除残留的S/D试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制品的纯度、效价等质量指标。结果最终制品的回收率达70%,比活、S/D残留量等各项指标达到药典标准。结论用所建立的工艺制备的PCC制剂的比活及安全性指标高于传统工艺制得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