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实施下鼻甲骨黏膜下剥离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方法下鼻甲骨总鼻道侧黏膜下剥离骨折外移术对患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108例进行了该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结果治愈102例,占94.4%;有效5例,占4.6%;无效1例,占0.9%。结论总鼻道侧黏膜下剥离下鼻甲骨外移,黏膜恢复原位,不破坏表层黏膜,术后恢复快,最大限度保留了鼻腔的生理功能。主要并发症是鼻腔出血。  相似文献   
22.
乳癌根治术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麻醉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位硬膜外麻醉易致膈神经和肋间神经阻滞 ,影响肺通气功能和呼吸方式[1 ] ,罗哌卡因是第一个近乎纯映像体的局麻药 (纯度 >99% ) ,其存在形式为纯左旋式异构体 ,与右旋式相比有毒性低、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作者以 5 .0g/L罗哌卡因与 5 .0g/L布比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进行比较研究 ,探讨其对呼吸、循环及血糖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0例择期乳癌根治术病例 ,年龄 2 8~ 6 0岁 ,ASAⅠ~Ⅱ级 ,无糖尿病及心、肺、肝、肾疾患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A组 (5 .0g/L罗哌卡因组 )和B组(5 .0g/L布比卡因组 ) ,每组 4 0例。 …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GlideScope视频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难易。方法选择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G组(n=30)和M组(n=30)。常规麻醉诱导后,G组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M组用Macintosh直接喉镜行经鼻气管插管。分析比较两组声门暴露情况(Cormark-Lehane分级)以及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失败例数。结果与M组比较,G组声门暴露情况较好(P〈0.01),并且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在经鼻气管插管中,GlideScope视频喉镜能够更好地暴露喉部结构,提高Cormark-Lehane分级,降低插管难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N-羟基-N'-苯基辛二酰胺(SAHA)对七氟烷诱发的幼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及治疗机制.方法 6日龄的C57BL/6小鼠每天暴露在七氟烷下2h,共3d来模拟临床反复多次麻醉手术,用水迷宫测试来评价学习记忆障碍,用实时PCR检测评价与突触重塑/可塑性相关、调节神经活性或细胞周期的基因的表达.30只幼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是对照组和七氟烷组,观察七氟烷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60只幼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是对照组、七氟烷组、SAHA组和七氟烷+SAHA组,观察SAHA对七氟烷诱发的幼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SAHA减轻幼鼠反复多次使用七氟烷后诱发的学习记忆障碍.结论 SAHA能够减轻了七氟烷诱发的新生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可能成为预防或治疗吸入麻醉药麻醉相关神经毒性的治疗性药物.  相似文献   
25.
选择55例ASAⅠ-Ⅲ级带状疱疹患者,以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B、维生素B、利巴韦林,按比例配成混悬液,采112用泵治疗。结果表明治愈52例,有效3例。自控镇痛泵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6.
对68例重症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确炎舒松、维生素、维生素AB按比例配成混悬液,进行肌间1B12沟臂丛神经阻滞。结果表明治愈率94.1%,有效率98.5%。可见此疗法治疗重症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7.
我院1982年1月至1995年12月施行剖宫产手术2520例,其中出现大出血35例(1.39%),对此进行了妥善的麻醉处理,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年龄最小20岁,最大38岁,平均26.6岁,23岁~30岁占50%。妊娠月份29周~45周,平均36.8周,37周~38周占60%。胎次:第一胎17例,第二胎12例,第三胎6例。 2.剖宫产病种分布 前置胎盘13例,妊娠中毒症5例,子宫破裂3例,胎盘早剥3例,胎膜早破2例,先兆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及血黏度的影响,为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方法麻醉,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及血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0. 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 5%(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 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 5%(P 0. 05);观察组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以及全血低切还原黏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相比,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感染率更低,能抑制血黏度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王其敏 《中原医刊》2011,(15):53-55
目的探讨唤醒后颅内病变切除术在颅脑手术中预防重要功能区损伤的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完成52例术中唤醒后颅内病变切除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唤醒训练。术中维持丙泊酚血药浓度为3.5—4.0mg/L,泵注雷米芬太尼0.15ug/(kg·min),吸入50%N2O和50%O2的气流2L/min。唤醒前30min停用肌肉松弛药,丙泊酚靶浓度渐降至0.5~1.5mg/L,雷米芬太尼减至0.05~0.100ug/(kg·min)。唤醒前15~20min停用丙泊酚和吸入麻醉药,维持雷米芬太尼用量不变;当呼吸恢复后唤醒患者,嘱其按指令活动双侧手指、足趾。然后吸入6%七氟醚、50%N2O与50%O2的新鲜气流5L/min。监测麻醉药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达1.25~1.50时停用吸入麻醉药。记录唤醒所需时间和指令动作恢复时间,术后随访患者对唤醒过程有无记忆。结果唤醒结果满意。颅内病变切除过程中唤醒时间为30~60min。术后4例患者轻微躁动,所有患者无重要功能障碍,术后无痛苦、恐惧等心理体验,对唤醒试验无记忆。结论唤醒后颅内病变切除能较早观察到重要功能损伤,是保证手术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7例肺癌患者手术后临床资料。结果467例肺癌患者术后51例出现并发症(10.92%),并发症有心律失常、肺不张和分泌物潴留、肺泡胸膜瘘、胸膜腔空腔、支气管胸膜瘘、胸腔出血、呼吸功能衰竭等。结论多种危险因素会对肺癌术后并发症产生影响。围术期预防、精确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