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脂质沉积性肌病(1ipidatoragemyopathy,LSM)是指由于脂质代谢通路上肉碱或一些酶的缺乏,直接或间接影响肌肉细胞内的脂质代谢,导致脂肪在肌纤维细胞内沉积,引起肌肉无力和疲劳现象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肌细胞内的脂肪代谢是有一系列酶参与转化的过程,较明确的病因有3大类:肉毒碱缺乏症、乙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和肉毒碱脂肪酰基转移酶缺乏  相似文献   
92.
阐述血浊理论创立的背景,该理论的产生是当今疾病谱改变的必然,并探讨血浊的概念和病因病机,血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提出了以血浊理论为指导早期干预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显提高本病的疗效,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对随师临诊一则的理、法、方、药的分析,阐述了乌梅丸在治疗厥阴证不寐中的作用机制,并证实了从六经论治不寐的可能性,开拓了中医治疗不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
经皮血管内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九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并探讨支架治疗颈动脉病变的程序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颈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70%(NASCET标准)的患者9例行11枚自膨胀支架置入治疗,皆应用保护伞,于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并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临床随访5.5月(1~12月).结果9例手术操作完全成功,术后残余狭窄小于20%,无死亡病例;无症状脑梗死1例;2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静脉持续给药24 h后恢复正常.结论应用支架内置入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化浊行血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脑梗死体积和细胞坏死、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梗死体积,并比较其神经功能行为积分;应用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V试剂盒检测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积分明显下降(P〈0.01),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浊行血汤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后神经行为症状,降低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  相似文献   
96.
头痛为临床常见症状,目前从"六经病欲解时"角度论治获效颇佳。文章选取王蕾主任医师从太阴论治亥时头痛医案一则,以分享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97.
乌梅丸被视为治疗厥阴病的经方,其清热温寒的组方特点在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诸症如胸痹、失眠、黄疸等均有良效。临床中,结合患者症、脉、舌的特点,认准厥阴病寒热错杂病机,辨证选方,可收奇效。  相似文献   
98.
正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并指出外感和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内经》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少阳胆经之脉,邪气沿太阳经进入少阳胆经,使胆火随经上逆,上行至头部,经络受阻,经气不畅,故见头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脉象弦细[1]。少阳头痛,其部位多以头的两侧为主,甚则波及正额及巅部,或者兼有咽干、口苦、目眩的症候。故临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清脑益智颗粒治疗轻度认知障碍记忆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轻度认知障碍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清脑益智颗粒组(治疗组)30例,尼莫地平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服药12周后观察结果,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评价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病人MMSE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脑益智颗粒治疗轻度认知障碍记忆损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分析化浊行血汤治疗脑缺血耐受(CIT)的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筛选化浊行血汤的有效成分及其靶点;通过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获取CIT靶点,绘制韦恩图获得化浊行血汤调治CIT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Metascape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通路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大鼠实验进行验证,将SD大鼠用线栓法行脑缺血造模,灌服中药化浊行血汤及缺血预适应干预,横木行走试验(BWT)评价运动功能恢复情况、TTC染色法计算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不同亚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浓度观测缺血耐受程度。结果:网络药理学发现化浊行血汤中槲皮素、山柰酚、植物甾醇、木犀草素等化合物协同发挥产生缺血耐受的作用,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