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关系,为MCI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运用轻度认知障碍中医常见证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MCI患者为观察对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同时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拟定MCI中医辨证草案,对M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将量表、流行病学及数理分析方法相结合,探讨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MMSE的关系。结果MCI患者的最常见证候是肝肾阴虚,其次是痰蒙清窍、脑痿髓空、瘀血痹阻、气血双亏。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中医证候与MMSE之间呈负相关。结论在MCI患者中,多见肝肾阴虚、痰蒙清窍、脑痿髓空、瘀血痹阻、气血双亏证,它们与认知损害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这为MCI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华蟾素治疗脑卒中频繁性呃逆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兴臣 《山东医药》2004,44(8):F003-F003
2002年1~12月,我们应用不同剂量华蟾素治疗50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呃逆患者.现将疗效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创伤性椎体骨折新的治疗方法及缩短卧床治疗时间。方法 12例椎体骨折全部采用介入性方法,在C型臂X线机导引监视下,以COOK公司生产的10~13G骨穿针,经椎弓根刺入椎体后缘,使用外科锤将骨穿针钉入病变椎体前1/3(侧位)椎体中线或中1/3(正位),用特制骨水泥注射器注入骨水泥(Corin公司生产的低粘稠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单体)2~8ml不等。结果 本方法治疗疼痛大部分消失,有效率在90%以上。腰背部不适感一周内消除。全部患者3~8d出院。结论 介入性治疗创伤性椎体骨折安全可行,止疼效果显著。椎体骨折得到加固,防止塌陷,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雷氏透达膜原饮一方始见于清代医家雷丰所著《时病论》,该方以芳香化浊、理气散邪之品,共奏开达膜原、辟邪化浊之功,治疗邪伏膜原之疾患。验案以寒热往来、腹胀泛酸为主症,兼具少阳、太阴两经之病症,符合邪伏膜原之病理特点,故用是方获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浊和血颗粒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浊和血颗粒,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化浊和血颗粒能够降脂、降低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超敏,反应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且能够显著改善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化浊和血颗粒具有多靶点、多角度的协同治疗效果,能够起到降脂抗凝、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抗炎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达到全面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提高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阐述的丰富内容正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不单是在预测气象变化和推测某年疾病的大致流行情况方面,而且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论述病机并发展病机学说,指导临床用药,指导养生保健,都有其一定的价值。王兴臣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在中医文献和五运六气研究方面见解独到,并在临床上善于用经方治疗杂病。  相似文献   
17.
正吴茱萸汤见于仲景《伤寒杂病论》,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4味药组成。为治疗阴寒内盛、浊阴不降之阳明寒呕、少阴吐利和厥阴头痛而设,具有暖肝和胃、温中散寒之功,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多种内科杂病皆可取得良效。"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均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是中医学的特色。"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1]"。王兴臣教授谨守病机,精于辨证,宗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纤溶酶序贯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符合入组要求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急性期静脉纤溶酶治疗7天后单独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纤溶酶治疗结束后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及蚓激酶,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记录复发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降纤治疗(纤溶酶序贯蚓激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能减少梗死复发率。联合使用不增加出血危险及肝肾毒性。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降纤治疗(纤溶酶序贯蚓激酶)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且副作用较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传统定义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1].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 min内完全恢复,超过24 h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灯盏生脉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病人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生脉胶囊,一次2粒,一天3次.在治疗30天、90天、180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I)、致残率/致死率(mRS)及生存质量评分(SS-QOL)评定,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其疗效性和安全性作评价.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方面疗效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