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蒿甲醚联用Quinimax治疗非洲脑型疟疾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在非洲刚果(金)联合使用蒿甲醚和Quinimax成功抢救1例恶性疟合并昏迷的病人.  相似文献   
52.
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强直性脊柱炎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案和意义。方法对脊柱后凸畸形明显,伴发髋关节强直和椎管狭窄症的54例病人进行手术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顺序,手术方法包括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楔形截骨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椎管减压术。结果随访1~16年,脊柱后凸畸形改善,髋关节功能良好,脊髓压迫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结论手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畸形是有效和唯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脂溢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损害为红色斑片,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和痂皮为特征[1]。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佳。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科采用自制中药肤康合剂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横行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横行经皮穿针技术治疗桡骨远端移位骨折21例,患者均为青年士兵,全部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3例。结果经1~5年(平均2.6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周。功能评定根据Dienst等标准:优12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横行经皮穿针是治疗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理想选择,具有复位效果佳、稳定固定、能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快而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估术前站立位、支点弯曲位、重力悬吊牵引位和仰卧侧屈位X线片在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融合术效果的价值.[方法]对6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79个结构性侧凸摄术前站立位、支点弯曲位、重力悬吊牵引位和仰卧侧屈位X线片,将其与术后的站立位X线片比较,测量全部Cobb's角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评估其价值.[结果]结构性胸凸组与结构性腰凸组重力悬吊牵引位片Cobb's角分别是40°和21°,仰卧侧屈位片Cobb's角分别是41°和23°,支点弯曲位片Cobb's角分别是35°和19°,术后站立位片Cobb's角分别是36°和18°;重度组(≥60°)与中度组(<60°)重力悬吊牵引位片Cobb's角分别是52°和23°,仰卧侧屈位片Cobb's角分别是53°和24°,支点弯曲位片Cobb's角分别是47°和20°,术后站立位片Cobb's角分别是44°和19°;僵硬组与柔软组重力悬吊牵引位片Cobb's角分别是51°和22°,仰卧侧屈位片Cobb's角分别是52°和22°,支点弯曲位片Cobb's角分别是48°和18°,术后站立位片Cobb's角分别是45°和17°;前路手术组与后路手术组重力悬吊牵引位片Cobb's角分别是47°和15°,仰卧侧屈位片Cobb's角分别是49°和16°,支点弯曲位片Cobb's角分别是43°和11°,术后站立位片Cobb's角分别是42°和10°,以上角度均为平均值.平均随访时间是1.5年(11~37个月).[结论]支点弯曲位X线片比重力悬吊牵引位和仰卧侧屈位X线片能更准确地预测术后矫正效果,并能为选择前路或后路术式,以及融合节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为了依据放射生物模式选择较优化的方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更合理地选择放疗手段和进行剂量追加,更好地局部控制肿瘤,作者依据LQ细胞存活模式扩展建立了分次以及长期放疗放射生物模式计算方法,计算克隆源性细胞存活分数、肿瘤控制率。放射生物模式包括前列腺肿瘤细胞系的LQ参数,克隆源细胞的增殖,亚致死损伤的修复,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乏氧细胞。调强和近距离治疗时由剂量-体积直方图得出的剂量不均匀性以及在剂量追加时产生的剂量不均匀性也包括在内。依据上述参  相似文献   
57.
脂溢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损害为红色斑片,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和痂皮为特征。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佳。近几年我科采用自制中药肤康合剂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1994~ 1997年 ,我们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 ,SPR) +局部矫形手术治疗脊髓损伤后重度肢体痉挛 39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9例中 ,男 2 3例 ,女 16例 ;年龄2 3~ 4 7岁 ,平均 2 9 5岁。其中 ,胸椎骨折 2 8例。伤后均行减压固定术 ,脊柱结核后期出现肢体痉挛11例 ,病史均 3年以上。肢体痉挛和肌张力增高(按照Ashworth 5级法 )均 3级以上 ,痉挛均累及双下肢呈尖足交叉畸形 ,合并骶尾部褥疮 11例 ,泌尿系感染 7例。1 2 手术方法 全麻后行腰2 ~…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治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根据后凸角度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椎截骨 ,应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对后凸角度矫正率 ,截骨融合率 ,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结果  31例得到术后平均 12个月随访 ,术前脊柱后凸角平均 73°,术后后凸角平均 12° ,截骨融合率 96 77% ;后凸角矫正率为 83 5 6 % ;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联接结构松脱。结论 采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增加了脊椎融合率 ,提高了后凸角矫正率 ,脊柱基本呈流线型恢复生理曲度 ;可早期离床活动 ,无须外固定。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非淋(NCU)患者在不同年龄段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分布特征。方法 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O-PCR)技术对513例非淋患者进行了UU DNA和CT DNA定量检测。结果 对513例非淋患者及197例阳性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①在低于35岁人群中患者以女性为主(男/女/性别不详=116/278/4),P<0.01;而年龄大于35岁人群中患者主要以男性多见(男/女/性别不详=63/48/4),P<0.05。②以21-40岁年龄段感染率较高(175/442=39.59%),其中26-30岁(44.83%)和31~35岁(41.35%)两年龄段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高于被研究人群平均阳性率(38.40%)。③各年龄段UU单项感染均显著高于UU+CT混合感染及CT单项感染,提示UU感染在非淋感染病原体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以26~30岁(UU+CT 7.69%,UU 80.88%,CT12.31%)和31-35岁(UU+CT4.65%,UU 83.72%,CT 11.63%)UU单项感染比例最大。④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差异。结论 整个非淋人群总体以青年女性和中年男性为主;阳性感染者以21-40岁人群为主,尤以30±5岁年龄段感染阳性率高于平均感染水平;非淋病原体各年龄段均以UU感染为主,尤以UU单项感染为主;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