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清IL-10浓度及意义,为临床诊断IR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n=21),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药物组,n=21)3组,每组内再随机分成缺血0.5h(n=7)、再灌注0.5h(n=7)再灌注2h(n=7)三个亚组.在心肌缺血前用甲基强的松龙(30mg/kg)对药物组大鼠预处理.分别测定缺血0.5h、再灌注0.5h及2h血清中IL-10的含量和心肌组织中MPO含量.结果①对照组IL-10无明显变化,模型组与药物组自缺血0.5h、再灌注0.5h至2h IL-10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模型组:F=26.075,P<0.01;药物组:F=39.263,P<0.01),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时段内,自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IL-10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缺血0.5 h:F=85.383,P<0.05;再灌注0.5 h:F=64.923,P<0.01;再灌注2h:F=131.727,P<0.01),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对照组心肌组织MPO活性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和药物组中,心肌组织MPO含量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升高,并随着再灌注时间进一步延长而略有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模型组F=4.153,P<0.05;药物组F=8.725,P<0.01);相应时段内,对照组、药物组、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缺血0.5h:F=403.785,P<0.01;再灌注0.5h:F=119.811,P<0.01;再灌注2h:F=428.932,P<0.01).③心肌再灌注期间,血清IL-10与MPO表现出相平行的反方向变化趋势,经统计处理显示二者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649,P<0.01).结论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甲基强的松龙可促进内源性IL-10大量释放;IL-10可间接显示炎症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462.
目的 时照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组治疗8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80%,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与氯硝西泮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63.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表型和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用Ber低、中、高浓度处理DC后,用荧光素标记单抗CD11c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单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HC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类(MHCⅡ)、CD40、CD54、CD80、CD86、白细胞介素-12 (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右旋糖酐(dextran)双标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吞噬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er各浓度组MHCⅠ、MHCⅡ、CD54、CD80、CD86的表达均升高(P0.05),CD40表达降低(P0.05);与低浓度组比较,中、高浓度组MHCⅠ、MHCⅡ、CD54、CD86的表达均增加(P0.05),CD40表达下降(P0.05);与中浓度组比较,高浓度组MHCⅠ、MHCⅡ、CD54、CD80、CD86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CD40表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Ber各浓度组胞内细胞因子IL-12、TNF-α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随Ber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中、高浓度组DC的吞噬活性降低(P0.05)。结论:Ber能够改变DC的成熟表型和吞噬功能,提示Ber可能通过DC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64.
目的通过构建大鼠两肾一夹高血压模型(2K1C)造成心肌重构,观察硫化氢是否存在保护效应并初步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 3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和硫化氢组,测量实验前后收缩压、左心室质量指数、全心质量指数、左心室心重比,观察心肌细胞直径、横断面面积以及胶原沉积程度,检测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情况。结果手术组血压持续增高,左心室质量指数、全心质量指数以及左心室心重比明显增加,镜下观察可见心肌纤维断裂、肌浆肿胀、部分空泡样、颗粒性改变以及灶性坏死、单核细胞浸润。硫化氢组血压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左心室质量指数、全心质量指数以及左心室心重比较手术组降低,心肌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Masson三色染色显示,硫化氢组血管壁渗出明显弱于手术组。手术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表达明显上调,硫化氢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显著低于手术组。结论硫化氢能减轻两肾一夹模型大鼠的心肌重构,此作用与下调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65.
目的 探讨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DF)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NBD)患者肠道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5月~2023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62例SCI伴NBD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实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西麦高纤燕麦麸皮50 g/d(IDF:10 g/d),干预3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肠道功能及糖脂代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WCGS、CCF-FIS、NB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WCGS、CCF-FIS、NB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FBG、TG、TC、LDL水平均显著下降,而HDL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实验组FBG、TG、TC、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DF可有效改善SCI伴NBD患者肠道功能及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466.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监控队伍建设,发挥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赋能医院感染防控高质量发展。方法:完善医院感染监控队伍人才结构,明确不同岗位职责,按岗位进行“1+X”培训;增加年度评优考核和职称晋升指标等激励措施,强化医院感染监控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比较强化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监控队伍建设和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指标情况,评价管理成效。结果:监控医护人员队伍逐渐稳定,从事3年以上人员占比和中、高级职称占比以及主动开展医院感染活动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漏报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落实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提高;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下降。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控队伍的人才建设,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67.
患者女性,70岁。右侧颧部皮肤上色素性肿块3年,初始肿块黄豆大小,表面无破溃,局部无疼痛、肿胀及其他不适。肿块呈黑色,不规则,隆起,约2.0cm×1.5cm大小,质韧,无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