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目的]通过和空气净化机对比,探讨自然通风在儿科非感染性疾病病房空气净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间儿科非感染性疾病病房空气质量作为检测对象,随机分为自然通风组和空气净化机组,每组各5间.分别于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对自然通风和使用空气净化机前后的空气进行采样.将检测空气细菌菌落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然通风组除菌率为(65.73±6.13)%,空气净化机组除菌率为(65.94±5.9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通风能使儿科非感染性疾病病房空气清新洁净,具有和空气净化机一样的空气净化效果,但较空气净化机简单易行,可取代空气净化机,作为儿科非感染性疾病病房的常规空气净化方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Ⅰ、Ⅳ型胶原表达及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含有大鼠IL—1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通过尾静脉转染四氯化碳肝损伤大鼠,用离体肝脏胶原酶灌注、消化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SC的Ⅰ、Ⅳ型胶原mRNA 表达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SC培养上清液中的Ⅰ、Ⅳ型胶原水平,用van Gieson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在肝组织中的沉积情况。结果转染含IL—10基因腺病毒组HSC的Ⅰ、Ⅳ型胶原mRNA表达和分泌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van Gieson染色结果也显示胶原合成量明显少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IL-10可以抑制HSC表达与分泌Ⅰ、Ⅳ型胶原。  相似文献   
103.
老年患者真菌性医院肺炎的菌群与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细菌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术、导管技术、静脉高营养等治疗手段的开展;以及临床严重疾病,如肿瘤、血液病、艾滋病、糖尿病、老年疾病等发病率不断上升,使真菌医院感染率呈增长趋势,已成为这些疾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随着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大量运用,真菌耐药性也愈来愈严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为了解老年患者真菌性医院肺炎的菌群构成比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我院老年真菌性医院肺炎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的低极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反相C_(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益母草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包括叠烯类化合物2个:(-)-十九碳-5,6-二烯酸甲酯(1)、十八碳-5,6-二烯酸甲酯(2);饱和脂肪族化合物4个:二十一烷酸(3)、花生酸(4)、二十七烷酸(5)和肉豆蔻酸甲酯(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益母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益母草叠烯酸酯A,化合物2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二轮征询,确立了儿科病房护士绩效考核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体系。结果确定关键绩效评价指标2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3项。通过新的评估体系运行,护理培训、护理质量控制、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投诉事件、上报不良事件等得到显著改善(P0.05);护理人员对报酬、同事、晋升和发展的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儿科病房护理人员绩效评估体系,为护理人员的激励管理、岗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益母草注射液浸膏及其提取部位对大鼠流产子宫的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提取分离方法由益母草注射液中提取分离得到益母草生物碱部位(LH-1-B)、非生物碱部位(LH-1-A)。早孕大鼠ig米非司酮(8.3 mg/kg)和米索前列醇(100 μg/kg)造成不完全流产,24 h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迅速剖取子宫,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采用累积给药方式,分别给予益母草注射液浸膏(37.5、37.5、150.0 μL)或LH-1-A、LH-1-B(75.0、75.0、 150.0 μL),每次给药后记录10 min收缩曲线,比较给药前后收缩张力、频率和活力的变化。结果 益母草注射液浸膏可使流产大鼠离体子宫的活力和收缩张力增强(P<0.01);LH-1-A使流产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活力、张力及频率降低(P<0.05、0.01);LH-1-B高剂量具有增加流产子宫收缩张力最小值作用(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浸膏可显著增强流产后大鼠子宫收缩活动,但其内含有促进流产子宫收缩和抑制流产子宫收缩的活性部位,其中水溶性生物碱部位是其缩宫的主要部位,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TEN介导786-O细胞中PTEN的表达,以探讨其对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构建的重组腺病毒Ad-PTEN体外感染786-O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率;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PTEN的表达;MTT实验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其对细胞迁移的抑制;PI染色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以MOI为100的病毒量感染细胞后48 h,感染效率达到100%;感染病毒后,细胞可检测到PTEN蛋白的表达,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受到抑制,细胞被诱导出现凋亡。结论:重组腺病毒Ad-PTEN可高效介导786-O细胞表达PTEN,并产生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为肾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兔心肌梗死后心脏微循环灌注、心功能及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及通心络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动脉之外,其余均同心肌梗死组与通心络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0.4 g·kg(-1)·d(-1)·d(-1)灌胃;假手术组与心肌梗死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分别在术后2、4周后,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测梗死后心肌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在术后8周,3组均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进行在体电生理检测,测量梗死周边区的心肌内、中、外膜MAPD_(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值(VFT)。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通心络组显著改善梗死相关区域的微循环灌注,心肌血流量明显提高[2周后:(7.24±1.11)dB×s(-1)灌胃;假手术组与心肌梗死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分别在术后2、4周后,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测梗死后心肌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在术后8周,3组均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进行在体电生理检测,测量梗死周边区的心肌内、中、外膜MAPD_(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值(VFT)。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通心络组显著改善梗死相关区域的微循环灌注,心肌血流量明显提高[2周后:(7.24±1.11)dB×s(-1)vs.(10.66±1.23)dB×s(-1)vs.(10.66±1.23)dB×s(-1),P<0.05;4周后:(7.23±0.81)dB×s(-1),P<0.05;4周后:(7.23±0.81)dB×s(-1)vs.(11.12±1.73)dB×s(-1)vs.(11.12±1.73)dB×s(-1),P<0.05)。术后8周与心肌梗死组比,通心络组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展进程、增加左室射血分数(FS:0.25±0.02 vs.0.30±0.02;LVEF:0.51±0.04 vs.0.61±0.03,P<0.05);缩短梗死周边区心肌MAPD_(90)[内膜:(170.65±7.64)ms vs.(159.01±5.48)ms;中膜:(169.34±6.35)ms vs.(160.32±5.46)ms;外膜:(167.16±5.72)ms vs.(156.74±4.43)ms,P<0.05],缩小TDR[(7.72±2.83)ms vs.(4.95±2.26)ms,P<0.05];延长ERP[(126.56±5.87)ms vs.(135.25±5.63)ms,P<0.05],增加VFT[(28.63±6.21)V vs.(44.75±13.73)V,P<0.05]。结论通心络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区微循环灌注,同时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电生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可能具有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进行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调查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下儿童外科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时间点执行情况,分析JCI标准下手卫生管理制度对儿童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连续7个白昼工作时间段,对本院骨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新生儿外科等共6个儿童外科病区100名医务人员(医生25名,护士75名),按照JCI标准下手卫生管理要求进行现场调查,参照WHO《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南》,对调查对象在手卫生时间点的洗手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12年同期手卫生执行率比较。【结果】记录835次需实施手卫生情况,实际实施手卫生586次,执行率为70.18%,显著高于本院2012年同期执行率(70.18% vs 51.30%,P<0.05)。护士手卫生总执行率(76.98%)高于医生手卫生总执行率(63.34%),医护不同时间点手卫生执行率有较大差异(P <0.05)。【结论】JCI标准下手卫生管理制度强调细节管理,注重培训,能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促进手卫生执行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