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62篇
  免费   2188篇
  国内免费   1132篇
耳鼻咽喉   469篇
儿科学   406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1607篇
口腔科学   532篇
临床医学   4624篇
内科学   4347篇
皮肤病学   350篇
神经病学   867篇
特种医学   14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689篇
综合类   13513篇
预防医学   5102篇
眼科学   306篇
药学   3801篇
  88篇
中国医学   5042篇
肿瘤学   1022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338篇
  2022年   1036篇
  2021年   893篇
  2020年   1030篇
  2019年   1330篇
  2018年   1602篇
  2017年   640篇
  2016年   1015篇
  2015年   1000篇
  2014年   2375篇
  2013年   2312篇
  2012年   2667篇
  2011年   2974篇
  2010年   2412篇
  2009年   2319篇
  2008年   2248篇
  2007年   2117篇
  2006年   2047篇
  2005年   1865篇
  2004年   1586篇
  2003年   1370篇
  2002年   1116篇
  2001年   1118篇
  2000年   925篇
  1999年   805篇
  1998年   680篇
  1997年   577篇
  1996年   594篇
  1995年   545篇
  1994年   470篇
  1993年   404篇
  1992年   368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213篇
  1986年   188篇
  1985年   145篇
  1984年   123篇
  1983年   127篇
  1982年   113篇
  1981年   92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4篇
  1963年   20篇
  1962年   16篇
  195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评价外周血红细胞源微粒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5-01至2016-09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150例,分为非冠心病(Non-CAD)组(n=45)、ACS组(n=105);ACS组患者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n=37)、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on-STEMI,n=31)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n=37)。收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加入钙离子载体A23187,得到微粒。用特异性红细胞源微粒抗体(glycophorine A CD235a)标记红细胞微粒,然后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ACS组外周血中红细胞源微粒水平(%)为26.20[15.90,38.00],Non-CAD组红细胞源微粒水平(%)为14.00[4.35,36.35],ACS组高于Non-CAD组(P0.05)。ACS组STEMI、Non-STEMI和UAP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源微粒水平(%)依次为27.20(17.25,24.25)、21.50(12.76,34.90)、30.20(17.10,39.65),这三类患者之间红细胞源微粒水平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源微粒水平高于Non-CAD,提示外周血红细胞源微粒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ACS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ACS患者发生急性血栓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接治的1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者给予常规基础疗法。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8%,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1.63±0.19)min/次,心绞痛发作次数为(4.08±0.72)次/d,ST段下移深度为(1.16±0.41)mm,T波倒置深度为(1.52±1.03)mm,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改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员工职业倦怠现象,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大家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方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成立科研学习小组,提倡科研精神,定期举行科研小组会议,开展共同学习活动。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学习氛围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加,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积极思考解决方法并查询文献论证方法的可行性,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科研学习小组能够使工作人员习得科学思维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认识到自我提升的方向,使员工变得严谨自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静配中心的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青年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并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静脉畸形青年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动静脉畸形切除术,术前均详细记录其术前焦虑水平,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84例患者在术前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轻、中、重度焦虑分别为39例、32例、13例)。经心理护理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85~250min,平均(156±21.4)min。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住院时间8~12d,平均(7.5±11.5)d。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结论早期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指导和健康宣教,可明显降低青年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前焦虑,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22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乙脑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快速IgM抗体捕捉ELISA进行患者血清或脑脊液的乙脑抗体检测,结合临床表现予以诊断.对确诊病例利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收集疑似乙脑患者血清/脑脊液标本626份,阳性224例,检出率为35.78%,脑脊液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血清.男女比例为1.24∶1,好发年龄为10岁以下及50岁以上,发病者多数在农村.发病时间7-10月,发病高峰集中在8月.结论 开展乙脑病例监测,在高发地区及农村进行重点控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增强灭蚊、防蚊意识,加强中老年人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是降低乙脑发病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6.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诊断标准为存在肝细胞脂肪变的影像学或组织学依据,并能除外过量饮酒、药物或遗传性疾病等可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病因,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以及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肥胖、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为NAFLD肯定的危险因素,而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垂体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则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以卫校实验教学为视角,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实验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剖析"三明治"教学法在卫校实验教学中的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0级我校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三明治"教学和传统教学。教学结束后分别对每组学生进行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三明治"教学法有很多优点,"三明治"教学法在卫校教学中取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98.
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团队精神.课堂实行小组合作,五人或者六人围坐一起,讨论很热烈.学习效果也好.不过弊端也很明显,学生容易讲话,讨论浮于表面,责任难以落实.先谈谈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的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藏药十味胆宁散治疗慢性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保障慢性胆囊炎伴结石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方法:90例慢性胆囊炎伴结石患者均接受藏医治疗,早口服安置精华散、午口服十味胆宁散、晚间入睡前口服八味沉香丸,所有入选患者均连续治疗15d为宜,无自愿退出、意外死亡、因故中断等异常情况。结果:9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经十味胆宁散联合其他藏药治疗后,其胆囊壁影像学检查结果异常率由之前82.22%降至11.11%,且其机体内结石最大直径较之前显著减小,上述数据对比均P0.05。结论:应用藏药十味胆宁散辅助治疗慢性胆囊炎伴结石患者可使结石体积有效缩小、促进胆囊壁恢复正常,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针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管状胃和传统的缩胃手术治疗,对其术后近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有10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选择管状胃食管吻合,作为A组,另外50例采取传统的缩胃手术进行治疗,为B组,将两组治疗后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以及最大通气量进行比较,对上消化道行钡餐透视和胸片检查,对术后并发症展开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患者在年龄和体重指数上均未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A组和B组在VC%、FVC%、MVV%、FEV1%上进行对比显示,术前均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术后30天,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展开对比发现,VC%、FVC%、MVV%、FEV1%上A组和B组均有较好的改善,且A组的改善情况比B组更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同样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管状胃吻合治疗,术后近期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较少。但由于本次研究时间不长,样本量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数据还应该放大研究,时间还应该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