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粟培婷  岳峰 《中原医刊》1994,21(4):29-29
我院1993年7月~1993年9月共收治乙脑57例,其中男28例,女29例,10岁以下32例,14~50岁16例,51~65岁9例。经治疗效果满意,53例痊愈,死亡4例(均为64岁以上老人),治愈率占93%。我们的治疗体会如下: 早诊早治:本病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故对夏秋季出现高热,伴头痛、恶心、精神意识障碍,甚至抽搐的病人应高度警惕此病。结合血象、脑脊液、乙脑IgM抗体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在治疗中注意把好高热、抽风、呼吸衰竭这三关,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流行性乙型脑炎60例的临床治疗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做好预防控制和消除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3~2007年钦州市发生547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疫情资料,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时间4~8月,发病高峰为6~7月份;15年间共发病547例,发病率为1.13/10万,死亡86例,死亡率为0.24/10万,病死率为15.72%,好发年龄为1~6岁,男女之比为1.51:1,无接种乙脑疫苗史494例,占90.31%。结论对钦州市所有适龄儿童进行计划免疫规划的乙脑疫苗接种,对流行地区采取灭蚊、防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综合性措施,将有效控制乙型脑炎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市1986-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乙脑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防制对策与措施。方法采用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数据进行一般统计学方法,对22年乙脑发病进行描述分析。结果三门峡市1986~2007报告乙脑1673例,死亡124例。最高发病率为1988年,19.98/10万,最低2005年,0.17/万,年均发病率4.37/10万,整体疫情趋势在波动中下降。病例分布呈高度散发状态,发病高峰为每年7-9月,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农村高于市区。2003年后乙脑发病大年龄组明显上升。结论乙脑的防治在农村地区采取以加强免疫接种、防蚊灭蚊和健康教育宣传的综合防治措施,并且要加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免疫接种,使人群达到并维持高免疫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6.
广西1992~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2~2006年广西疫情报告资料和19个县疫苗接种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2~2006年广西累计发病5 8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3/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每间隔4~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14个地级市均有病例发生;发病以6~7月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0~14岁组病例占绝大部分;1995~2005年0~14岁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较低.结论 病例分布广泛,呈高度散发,发病有显著季节性,主要集中在低年龄儿童,需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长沙市2006-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长沙市2006-2015年乙脑确诊病例,描述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 长沙市2006-2015年,年均发病率为0.132/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5/10万,年均病死率为11.36%.7、8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95.45%,呈明显季节性.宁乡县、浏阳市为高发地区,其发病数占总病例的65.91%.全市发病主要集中在2~14岁儿童,占87.50%;以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92.04%.全程接种乙脑疫苗的占23.86%,非全程接种占13.52%,无接种和接种史不详者占57.95%.结论 长沙市乙脑发病呈散发状态.需继续加强乙脑病例监测和媒介蚊虫监测,落实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采取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以预防乙脑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195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北省195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分析乙脑监测结果,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北省疫情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资料及2005~2006年全国乙型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累计报告乙脑病例130304例、累计死亡数为16227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14/10万~33.69/10万之间。90年代后期以后以鄂西地区发病率较高。高发季节在5~10月,10岁以下儿童占90.74%,男女发病比例为1.77: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59.49%)。其次为学生(34.24%)。媒介蚊密度从6月份开始增加,9月上旬达最高。猪血清乙脑IgG抗体总阳性率72.19%。正常人群血清IgG抗体总阳性率约35%。临床病例实验室确诊率50%。结论流行趋势和流行地区的改变与乙脑疫苗的使用密切相关,要加强乙脑监测及预测预警,采取加强10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接种和防蚊灭蚊为主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17):32-32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传染源是家禽或家畜,由蚊虫传播,流行于有蚊虫活动的夏秋季,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以2~7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本病潜伏期约为7~10天,起病初期约3~4天,初时发热不太高,有轻度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伴头痛,四肢疼痛,呕吐,逐渐出现嗜唾症状,体温也逐渐上升到高峰。发病极期约5~7天,高热持续,嗜睡明显,意识模糊甚至深昏迷、反复惊厥,可有强直性瘫痪,少数可软瘫。常出现脑膜刺激征、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多消失。重症者腱反射和浅反射消失,可…  相似文献   

10.
王旭霞  李艺星  梁雪枫  高丽  张晓曙  李慧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0):1204-1204,1243
目的分析甘肃省1990—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地区分布特征,为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历年疫情资料汇编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分析1990~2008年甘肃省乙脑地区分布特征。结果1990~2008年,兰州及以西的6个市无病例,天水、陇南、平凉3市,是甘肃省乙脑发病最高的市,近19年年均发病率〉1/10万,在14个市州乙脑发病率排序中一直位居前3位,每年乙脑病例数占全省乙脑病例总数95%左右。结论甘肃省乙脑病例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兰州以西无乙脑病例报告,天水、陇南、平凉3市是甘肃省的主要疫区。  相似文献   

11.
人类作为一个社会因素影响着气候的变化,气候作为一个自然因素也同样影响着人类生存,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以及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国内外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会加速疾病传播媒介的扩散,同时也给媒介传播疾病的防控提出了挑战。现从气候变化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流行的影响和预测方法研究及今后的研究重点等几个方面,综述气候变化与媒介传播疾病暴发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7-2010年河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乙脑监测管理系统信息、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报告乙脑86例,平均发病率0.031/10万,死亡3例,死亡率0.001/10万。病例散发且相对集中在河北东南部地区的衡水、邯郸和邢台;呈明显的夏秋季流行高峰,发病多为1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3.95%;有免疫史的占20.63%,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79.37%。结论河北省乙脑流行特征符合乙脑的一般流行规律。建议加强乙脑流行病学监测及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实施以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尤其是加强对高发地区和15岁以下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防控我省乙脑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04-107+112
目的 分析25例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9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确诊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血及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情况和最终结局。结果 25例确诊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其中男15例,女10例,发病年龄19~83岁,平均(45.8±19.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25例(100%),平均体温(39.1±1.2)℃,头痛21例(84%),意识障碍16例(64%),抽搐15例(60%),呼吸困难19例(76%);GCS评分介于5~15分,APACHEⅡ评分介于5~29分。实验室检查血液白细胞升高23例(92%),中性粒细胞升高18例(72%),淋巴细胞下降18例(72%),脑脊液压力升高6例(24%),脑脊液白细胞升高22例(88%),脑脊液蛋白升高20例(80%),发病3个月随访病死4例(16%),13例患者遗留认知功能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病情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及呼吸困难,血常规多表现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下降,脑脊液表现白细胞、蛋白升高常见,病死率高,部分病例可留有严重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遵义市2002-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发病及死亡情况、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遵义市2002-2013年乙脑的发病及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遵义市2002-2013年乙脑发病率、病死率均成下降趋势.乙脑发病、死亡人群以1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均集中在7、8月份;扩大免疫接种后,在年龄、职业、时间分布上乙脑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地区分布上乙脑发病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脑疫苗的免疫效果好,但发病年龄、月份有向后移的趋势,应根据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制订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干扰素治疗早期乙脑的效果。方法 对 5 3例乙脑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病人用药后体温复常时间、意识障碍好转时间、极期持续时间及预后。结果 治疗组体温复常时间、意识障碍好转时间及极期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干扰素能抑制乙脑病毒复制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从而使乙脑患者病情改善快 ,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死率较高,后遗症严重,在亚洲地区危害较大。本文就乙脑病毒的分类、抗原特性、对细胞和动物敏感性、基因组的结构特征、毒力基因、基因分型和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 现将我院1994年以来,确诊的较完整的45例乙型脑炎脑电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1—11岁,平均5岁,45例作常规单、双极描记,睁闭眼过度换气。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57-59+封三
目的 总结和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乙型脑炎的认知。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我院住院的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确诊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发热86例(96.63%),65例(73.03%)患者伴头痛、恶心、呕吐,30例(33.71%)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反复抽搐21例(23.60%),运动障碍11例(12.36%),呼吸衰竭18例(20.22%),其中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意识障碍43例(48.31%),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69例(77.53%),腰穿检查颅内压增高31例(34.83%),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高30例(33.71%),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脑脊液糖增高23例(25.84%),氯化物降低24例(26.97%),蛋白质升高22例(24.72%),脑电图异常48例(53.93%),急诊头颅CT检查异常40例(44.94%),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71例(79.78%),病灶以中线部位为主,累及双侧丘脑、中脑等部位多见。结论 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以急性脑炎综合征为主,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病灶以双侧丘脑、中脑等中线部位受累多见,T2WI、FLAIR像显影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酸碱失衡及低氧血症的规律。方法 对49例临床上不同类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于临床上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68例次血气分析中有55例次伴酸碱失衡,占81%,呼吸性碱中毒的几率最高,占41.4%。死亡组酸碱失衡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流行性乙型脑炎酸碱失衡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