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肾脏病患者脂蛋白(a)异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恒电位暂态和旋转盘环电极等方法研究了α、α+β以及β黄铜在硫酸钠、硫酸以及氯化钠的稀溶液中的阳极溶解过程,结果表明,在黄铜阳极溶解的初始阶段测得的i-t曲线遵循抛物线定律,求得i-t^-1/2为一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证明了黄铜中锌的选择性溶解受固相扩散控制,计算出在上述溶液中黄铜中锌的扩散系数值在10^15~10^-13cm^2.S^-1数量级,介质成分和微量合金元素砷对扩散系值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测定肌酐时胆红素对其有严重干扰,机制是碱性苦味酸与肌酐显色反应时在520nm 处吸光度增加,而胆红素在氢氧化钠作用下转化为胆绿素,使520nm 处吸光度下降,从而掩盖了肌酐的显色反应,导致结果偏低.本文参照Knapp  相似文献   
43.
脂质转运和脂酶水解对低密度脂蛋白的修饰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胆固醇脂转运蛋白(CETP)介导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TG)与低密度脂蛋白(LDL)中胆固醇(CH)交换:再行脂蛋白脂酶(LPL)水解LDL中TG,对LDL进行修饰,引起LDL颗粒组成和大小的变化,探讨体内小而致密的LDL形成的可能途径,及易于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机制。结果示CETP介导的脂质转运使LDL中TG含量增加,CH降低,颗粒直径轻微变大;再经LPL水解的共同作用,LDL中TG含量降低,颗粒变小。同时LDL中载脂蛋白B(apoB)免疫反应性也发生相应的变化,LDL中TG含量同apoB免疫反应性高度负相关。认为大而轻的A型LDL经修饰作用可转变为小而致密的B型LDL,富含TG的LDL不易于通过apoB受体途径清除,史易于氧化。  相似文献   
44.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颗粒大小的检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建立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直径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实际应用。方法 :超速离心分离37例冠心病(CHD)患者及26例对照组的 浆LDL,采用2 ̄16%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分别LDL颗粒直径及图形。结果产品电泳区带,测量王峰的泳动距离,以参考品的泳动距离,直 对数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LDL直径,平均CV为2.7%,依据主峰的颗粒直径,将LDL亚组分图形分为A型和B型。CHD患者及对照  相似文献   
45.
探讨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及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 10 5例患者作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监测分析。结果 :左室肥厚组 (n =5 5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较非肥厚组 (n =5 0 )明显增多 ( 67.3 %vs 2 8.0 %,P <0 .0 1)。结论 :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6.
脂蛋白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脂蛋白的种类、组成、氧化修饰以及基因突变等影响脂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鼠血浆极低密度和中间密度脂蛋白组分通过一种特异而不依赖载脂蛋白E途径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是体内主要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鼠血浆极低密度和中间密度脂蛋白组分也显著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人载脂蛋白AⅠ第235位谷氨酸残基缺失明显降低其促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能力.人极低密度、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脂蛋白(a)等氧化后,不仅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也具有显著促巨噬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47.
mi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生命活动功能的非编码单链小RNA。研究表明,血清、血浆和脑脊液中存在大量miRNAs,其表达水平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极限运动等导致的头部猛烈撞击所引起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种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且患病率逐年升高,许多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因此,对TBI患者尽早地预后判断,阐明相关机制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iRNAs在TBI后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就近期有关TBI相关miRNAs的临床意义、调节机制及其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miRNAs成为TBI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及微小核糖核酸(mi RNAs)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被认为是其早期诊断的潜在检测标志物。目前,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做好高危患者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实现个体化治疗依旧是困扰医学的重大难题。该文就近年来DNA甲基化及mi RNAs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血管重建是血管壁急慢性损伤后发生的适应性或病理性改变,其过程主要涉及内皮细胞(ECs)及平滑肌细胞(SMCs)的增殖、迁移、凋亡与表型转换。研究表明,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血管重建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该文就miRNAs在血管重建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主要关注miRNAs如何通过调节ECs及SMCs的功能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支架后再狭窄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0.
正维生素D(V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钙和骨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VD的其他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严重缺乏VD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1]。VD受体存在于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表面,VD活性形式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