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3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293篇
口腔科学   277篇
临床医学   1219篇
内科学   552篇
皮肤病学   170篇
神经病学   175篇
特种医学   325篇
外科学   684篇
综合类   2360篇
预防医学   883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958篇
  17篇
中国医学   1063篇
肿瘤学   354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栩宏  姜飞    丰刚 《中国临床康复》2014,(51):8325-8329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十字韧带的移植物主要有自体组织移植物、同种异体组织移植物,各具优势,对于如何选择移植物存在较多争议。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下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辅助下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体组织移植组27例,同种异体组织移植组25例。结果与结论:与同种异体组织移植组相比,自体组织移植组重建后住院天数和发热天数均减少(P〈0.05)。两组重建后物理学检查、功能试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与Lysholm-Tegner膝关节综合功能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关节镜辅助下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均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自体组织移植与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相同,但两组间住院天数和发热天数之间的差异将影响人们对移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新生儿科患者223例,其中败血症43例、局部感染89例、非细菌感染组59例,同时选取对照组32例。比较不同感染性疾病组间及其与对照组血清PCT浓度的差异;绘制 ROC曲线计算诊断败血症的截断值,并观察治疗前后PC T动态变化。结果非细菌感染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和败血症组血清中 PC T 水平分别为(0.22±0.23)、(1.16±1.25)和(13.85±6.54)ng/mL ,高于健康对照组(0.22±0.29)ng/mL。局部感染组、败血症组新生儿患者血清PCT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以0.95 ng/mL为临界值,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为95.3%,特异性为93.7%。当细菌感染被控制后,血清 PC T 可以迅速回落至正常范围,动态监测结果优于白细胞。结论 PC T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动态监测PC T水平可以观察疗效,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993.
ICU谵妄主要是指由普通医学疾病入住ICU的患者经历一系列打击所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功能性障碍[1].ICU谵妄导致了机械通气成年患者的高病死率、高医疗成本和长期的认知功能损害[2].  相似文献   
994.
室管膜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脊髓原发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率占到脊髓髓内肿瘤的第一位[1]。脊髓室管膜瘤主要起源于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在中央管内向脊髓上下呈膨胀性生长,多见于颈段或颈胸段,压迫脊髓导致相应节段的神经功能障碍。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学者一致认为,及时显微外科手术是髓内肿瘤治愈的关键[2]。术后提供周密细致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高颈段髓内室管膜瘤患者29例,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4例经PCI治疗的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氧化亚氮(N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上述5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对照组CK-MB、cTnI、h-FABP及hs-cRP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NO显著低于术前(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UAP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蛋白(IMA)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H-FABP和cTnI、白蛋白-钴离子结合试验检测IMA、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K-MB。结果 AMI发病3h时的H-FABP、IMA、CK-MB和CTnI的阳性率分别为82.4%、75.0%、29.4%和20.6%,6h时分别为92.6%、85.3%、64.7%和48.5%,9h时分别为60.3%、67.6%、80.9%和75.0%;AMI发病3-6 h时H-FABP和IMA检出率高,9h以后CK-MB和CTnI检出率高;四项联合检测,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达95.6%、96.0%、98.5%和88.9%。结论 H-FABP和IMA在早期诊断AMI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97.
段辉丽  毛安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872-1873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结果,探讨CMIA在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MIA和RPR两种方法对本院收集的1 430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CMIA法和RPR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78%和22.80%,经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CMIA法的阳性检出率高(χ2=12.07,P<0.005);CMI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8.73%、95.88%和100%。结论与RPR法相比,CMI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作梅毒抗体的初筛诊断。且CMIA法为仪器操作,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克隆伯氏疟原虫T细胞免疫调节蛋白(PbTIP)类似基因,原核表达PbTIP重组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 方法 在GenBank中检索PbTIP类似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伯氏疟原虫ANKA株扩增获得该基因cDNA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GST-PbTIP包涵体免疫BALB/c小鼠,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产生的抗体。 结果 获得了纯化的重组蛋白GST-PbTIP及其相应抗体,该抗体可以识别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60 000的伯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内的PbTIP蛋白。 结论 获得PbTIP重组蛋白及其相应抗体。  相似文献   
999.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急性期以祛邪为先 中风病病位在脑,病变涉及肝、肾、心、脾等多个脏器.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者为气虚、阴虚或阳虚,标实者为风、火、痰、瘀.急性期病势急,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先;恢复期病势缓,缓则治其本,以扶正为要.中风辨证分型,各家不一.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麻木或不遂,突然昏仆等是中风病人的共有症状,急性期以风火上扰和痰热腑实两型最为常见.风火上扰型常有头痛眩晕、舌质红、苔白或薄黄、脉弦等表现,其次可出现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黄便干等,血压增高.治以清热平肝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痰热腑实型常有眩晕、便秘、苔黄腻、脉弦滑等表现,血压可正常,也可增高,治以清热化痰,通腑熄风,方用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临床以痰热腑实型为多见,因此,清热熄风、化痰通腑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000.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21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验证新剂型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1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用阿苯达唑 10 m g/ (kg· d)和 12 .5 mg/ (kg· d)两种剂量进行治疗。服药 3个月复查 1次为 1个疗程 ,各疗程之间不间断连续用药。以 B超影像特征为主判定疗效 ,观察不同疗程的效果。以停药时的检查结果为近期疗效。停药后随访 1~ 4年的结果为远期疗效。 结果 两个剂量组共 2 12例患者的平均近期疗效 :治愈率为74.5 % ,有效率为 99.1% ,无效率为 0 .9%。平均远期疗效 :治愈率为 83.1% ,有效率为 89.3% ,无效率为 0 .6 % ,复发率为 10 .2 %。以 12 .5 mg/ (kg· d)连续治疗 9个月的疗效较好。复发病例再治疗的效果良好。 结论 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超过当前包虫病药物治疗的最好水平 ,疗效稳定可靠 ,不良反应轻微 ,可成为治疗包虫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