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8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观察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3例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33 pmol/L,血钙水平<2.55 mmol/L,钙磷乘积<65,根据iPTH水平使用帕立骨化醇1~18 μg治疗,于每次透析治疗后给药,共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10、12周测定患者的iPTH、血钙、血磷水平.结果 13例患者的血清iPTH水平在治疗后第2、4周已开始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后第6周开始,iPT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2周时下降至(46.68±38.06) pmol/L,与治疗前(78.30±52.13) pmol/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第2、4周血钙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治疗后第4周时血钙水平升高尤为显著(P<0.01).经调整帕立骨化醇剂量后,治疗后第6周患者的血钙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血磷、钙磷乘积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良好,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使用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温针灸的传热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旨在通过红外热像实验和数值建模方法研究温针灸产生的热在人体组织中的传导过程,这对研究艾灸疗法的机制非常重要。方法运用高灵敏度红外热像仪记录温针灸整个过程中的红外热像,进行了金针、银针和不锈钢针灸对生物组织(猪后腿足三里截面)热作用的实验。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建模的方法模拟温针灸产生的热在生物组织中的传导过程,给出热在组织中传导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将温度分布的实验和计算结果作比较。结果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组织内温针灸的温度分布、热流量向量图,实验观察到的温度分布曲线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吻合较好。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银针传热的速度最快,其最大值达到了金针和不锈钢温针灸的几倍。结论温针灸中热主要沿着针体快速传递。银针的热传导速度最快,组织温度上升最多,热传递范围最广,为临床上银针温针灸的疗效最好提供实验数据。本文运用红外热像技术和数值建模的方法研究温针灸的热传导过程,给出了定量分析,为临床各种灸法的运用提供了理论的实验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4.
俞香宝  邢昌赢  胡建明  毛慧娟  孙彬  曾鸣 《江苏医药》2007,33(11):1084-1086
目的 探讨ATN-ISI 和APACHEⅡ评分模型对评价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肾衰竭(ARF)预后的作用.方法 行HD的ARF患者172例,采集HD前24 h内最差生理参数作为ATN-ISI和APACHEⅡ模型的评分指标,以出院时患者死亡或存活为预后指标.结果 全组死亡110例,病死率63.95%;≥65岁组病死率(38/46,82.61%)明显高于<65岁组(72/126,57.14%,P<0.01);全组ATN-ISI评分(0.58±0.28)分,死亡组(0.72±0.23)分,显著高于存活组(0.32±0.15,P<0.01);APACHEⅡ评分(26.41±8.81)分,死亡组(30.27±7.67)分,显著高于存活组(19.52±6.18,P<0.01).两种评分明显正相关(r=0.81,P<0.01).结论 ATN-ISI评分简单、生理参数易采集.ATN-ISI与APACHEⅡ评分均能较好反映ARF者HD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650nm-10.6μm复合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性以及与红光照射相比,在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方面是否具有更好疗效。方法:48名膝骨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到两组(每组24人),分别接受650nm-10.6μm复合激光或红光照射犊鼻穴,每次治疗20min,第一疗程(共2星期)每星期治疗3次,第二疗程(共4星期)每星期治疗2次。主要结果采用McMaster大学关节炎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进行打分。并对患者关于疗效的自评、治疗的副作用及盲法的有效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第一疗程,但有12名患者在第二疗程脱落。由于第二疗程的脱落率较高,故只对第一疗程的数据进行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WOMAC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复合激光组及红光照射组患者WOMAC得分与基线期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WOMAC得分改善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疗效的自评及脱落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自己所属分组的猜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对自己所属分组的猜测未对其WOMAC得分改善率及对疗效的自评产生影响(P〉0.05).结论:复合激光和红光照射犊鼻穴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均有疗效,需扩大样本量,控制脱落率,以进一步观察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系”释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系”释析沈雪勇“目系”一词在《内经》中多次提到,但《内经》大多只是将其作为一个部位名称而提出,从概念上对其明确阐释的则甚少。《灵枢·寒热病》载:”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日眼系”。意思是说,足太阳有一支脉;从项后入脑,连属于眼的根部,这...  相似文献   
17.
寸口脉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病理信息探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测寸口脉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中的病理信息。方法 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50例冠心病患者和47例健康成年人太渊穴1.5~16μm红外辐射光谱,并对两者比较分析。结果患者与正常人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相似;在某些波长,患者与正常人太渊穴的红外辐射强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左太渊穴红外辐射强度与非穴对照点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波长数明显多于患者左太渊穴红外辐射强度与非穴对照点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波长数(P〈0.05)。结论 寸口脉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中的某些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变化承载特异性病理信息。  相似文献   
18.
人体穴位与中医各种灸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中医灸的机理与各种灸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 :采用锁相放大技术建立了一套灵敏的红外光谱测量装置。首先采用光采集器将穴位或灸发出的光聚集到斩波器上 ,斩波的信号经红外分光仪分光后照射到一台高灵敏度的红外传感器上 ,传感器获得的信号经前置放大后输入锁相放大器中 ,并与来自斩波器的参数信号一起进行锁相放大 ,这样只有与斩波器同频同相的信号才被放大 1 0万倍左右 ,其它信号均被过滤 ,锁相放大的输出信号达几十毫伏量级 ,送入示波器与计算机用于观察与记录。通过这种技术我们检测到人体不到 1cm2 面积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结果 :通过对这些光谱的归一化处理后发现 ,不同人体和同一人体的不同穴位 ,尽管其红外辐射绝对光谱及强度相差很大 ,但归一化光谱都有相当的一致性与可比性。进一步将人体发射的平均归一化光谱与中医艾条灸、隔姜灸、隔蒜灸及隔附子饼灸点燃过程中的光谱比较发现 ,后面三种间隔灸与人体自发辐射的光谱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辐射峰几乎和人体穴位辐射一样都在 7.5μm附近 ,而艾条灸等的光谱却相差甚远。结论 :中医间接灸所发射的光谱虽然强度较人体穴位高 2 0多倍 ,但它的归一化光谱却和人体非常相同。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还是有其深刻的生物物理机理 ,目前还不完  相似文献   
19.
背部腧穴的分布与脏腑关系探析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雪勇倪秀冬在背部腧穴中,五脏背俞穴的分布与内脏的关系最为明显。肺俞、心俞、脾俞、肾俞五个背俞穴所处位置的或上或下,与相关内脏的所在部位是对应的,如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故肺俞穴在五脏背俞穴中亦位居...  相似文献   
20.
腧穴本义与英译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上海200032)沈雪勇腧穴,即通常所说的“穴位”和“穴道”,古时又称“气穴”、“孔穴”、“输”、“节”、“会”等。在普通英语词典里,腧穴的对应词是point,但在许多专业词典和专业书刊中多译为acupunct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