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费骏  毕大卫  余涌杰  郑琦 《中医正骨》2006,18(5):26-26,28
随着外科技术发展以及对脊柱结核认识的深入,在联合化疗基础上的积极外科治疗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外科治疗同时也带来较大的医源性创伤,加之患者长期抗痨药的内脏损害,患者往往体质虚弱,康复缓慢,病情容易反复。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对16例脊柱结核患者在病灶清除术后辅以中药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2.
作者于2002年4月至2006年8月,应用股骨髁异型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粉碎性复杂(C型)骨折共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骨盆环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选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在骨盆环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手术入路与内固定的选择。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45例骨盆前后环不稳定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及手术入路治疗,男38例,女7例;年龄21~61岁,平均45岁;病程在2周内。按照Young-Burg分型,其中LC型23例,VS型6例,APC型16例。术前患者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摄片示骨盆环断裂骨折移位。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佳,无相关并发症。4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患者髋部疼痛缓解,X线片示骨盆复位满意,骨盆环形态恢复良好。Majeed功能评分(93.5±11.6)分;结果优35例,良8例,可2例。结论:伴有骨盆环不稳定的骨盆髋臼骨折,往往并发复合伤,手术原则既要考虑减少手术创伤,又要顾及骨折复位,特别要考虑关节内骨折复位和骨盆环的稳定性,所以往往需要切开手术入路和微创手术相结合,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引起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即刻稳定性和假体选择。方法对112例(112髋)髋部骨质疏松引起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经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进行髋关节功能与疼痛测定及髋关节影像学检查,部分病例还进行了骨密度检测,采用Hams评分标准对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质疏松引起的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病例采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假体与骨水泥型假体的临床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非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采用生物型假体,其界面的稳定性仍然可靠。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采用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退痛的机理和临床价值.方法对475例脊柱源性腰腿痛患者,根据具体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和病变范围,分别以骶管封闭、硬膜外封闭和脊神经后支阻滞的方法为主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采用骶管封闭治疗278例,有效率为93.5%.硬膜外封闭治疗治疗161例,有效率为93.2%.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牵涉性腰腿痛36例,有效率为97.2%.总有效率达93.7%.结论神经周围组织炎症并受到机械性刺激才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病理机制针对神经周围化学性炎症,采用骶管封闭、硬膜外封闭和脊神经后支阻滞方法将药物直接注入病变部位,起到消炎、镇痛和剥离粘连的治疗作用,正确选择适应症、治疗方法和准确定位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但强调对有神经机械性压迫为主,造成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疼痛学治疗并不能完全替代牵引和手术仍需进行适当的病因学治疗.  相似文献   
96.
跟骨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治疗较为困难,如处理不当,常引起踝关节疼痛,影响关节功能,甚者可导致足的负重机制的改变或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及腓骨长短肌撞击等后遗症。自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作者采用克氏针撬拨空心螺钉加液态人工骨复位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7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髋臼四边体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 以交通事故最多,常为股骨头撞击所致,且涉及关节面,为不稳定性骨折,需要手术放置内置物固定治疗.由于髋臼四边体特殊的生理解剖、生物力学特点,控制内固定植入位置及方向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对四边体骨折的内固定技术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就髋臼四边体骨折内固定技术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比较研究锁骨钩钢板与T型LCP钢板治疗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Ⅱ型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40例,根据内固定类型分为T型LCP钢板组(20例)与钩钢板组(20例),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 T型LCP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45%,钩钢板组为0.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比较,T型LCP钢板组优良率为55%,钩钢板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于Ⅱ型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较T型LCP钢板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
李城  王楠  毕大卫 《中国骨伤》2016,29(12):1110-1113
目的 :探讨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开放性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配合克氏针固定治疗13例开放性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根据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Ⅱ型8例,ⅢA型4例,ⅢB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h,平均5 h。均累及掌指骨关节面。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2000年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TAM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6周,平均(4.6±1.0)周。术后未出现断钉及松动现象,无钉道感染、畸形愈合、支架松动,未见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根据TAM系统,优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开放性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后期调整、对软组织骨膜破坏小、感染率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改良Allgower-Donati缝合法对预防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对收治的行跟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改良Allgower-Donati缝合切口的48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4.6个月,切口愈合时间平均16.2 d。按照切口愈合标准,切口愈合佳,并发症显著减少。在48例(50足)病例中,48足甲级愈合,2足乙级愈合,1足切口拐角处皮缘部分坏死,1足在皮肤挫伤侧小面积皮肤坏死,经过换药后皆愈合,无感染发生、无钢板外露等情况。结论:改良Allgower-Donati缝合对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