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尿是肾病患者的最常见表现.大量蛋白尿造成肾脏高灌注、高滤过状态,促进肾小球硬化或间质纤维化的发展,因而成为肾脏原有病理改变加重的因素.目前公认严格地控制高血压和尽可能地减少蛋白尿的排出量是临床上延缓肾脏病进展的两个主要环节[1].人体蛋白质属中医所说的"精微",而蛋白尿造成精微的丧失是因邪气侵袭、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中脾肾失调是蛋白尿产生的直接机制;而风邪、湿热(毒)邪、瘀血等因素在蛋白尿的发生及病情加重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2].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激素、细胞毒的同时,对肾病蛋白尿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段光堂 《河北中医》1983,(4):30-30,20
乌头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主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者。笔者临床以此为主方,治疗下肢为主的顽固性寒湿痹痛,取效甚速。兹介绍验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袁平霞  段光堂  贾志杰 《河北中医》2011,33(11):1639-1640
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acidnephropathyrats,AAN)是指服用含马兜铃酸(AA)成分的中草药导致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甚至发生肾衰竭的疾病,曾因含义过于泛化而被称为“中草药肾病(CHN)”。目前对AAN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2009—01—2011—08,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综合治疗马兜铃酸肾病患者31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段光堂  王慧敏  裴朝华  孙伟 《河北中医》2010,32(12):1773-1775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泄浊方对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性肾损害131例随机分为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9例同时予补肾化瘀泄浊方,日1剂,水煎分2次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8周、12周2组血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夜尿次数、尿渗透压、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化瘀泄浊方对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小管功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孙伟  段光堂  张立祥 《临床荟萃》2011,26(13):1137-1137
例1,女,33岁,2010年8月3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伴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就诊于我院.患者曾于2008年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示:肾小球微小病变.  相似文献   
16.
段光堂  王慧敏  裴朝华  王巍  刘雪辉 《河北中医》2009,31(12):1798-1799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复发率高,结石梗阻可直接影响肾功能,危害极大。2000—01-2008—12,我们采用化瘀补肾下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120例,并与排石颗粒口服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综合治疗抗生素肾损害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HG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综合治疗抗生素肾损害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8.
孙斌  王慧敏  段光堂 《河北中医》2012,34(7):1079-1080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于肾功能损害而引起体内氮质及其他代谢产物潴留和水盐代谢、酸碱平衡紊乱时所出现的症候群.CRF属中医学溺毒、虚劳、关格等范畴.中药灌肠方法通过通腑泄浊、清热解毒等方法,可降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进而使CRF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或减轻.近年来我科对CRF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起到了保护残余肾单位,延缓肾衰竭的进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化瘀补肾下石法对大鼠肾结石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瘀补肾下石法对Wistar大鼠肾结石的疗效及可能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用1.25%的乙二醇加1%氯化铵溶液造成大鼠肾结石模型,给予化瘀补肾下石法施治,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化瘀补肾下石法能显著降低肾结石大鼠血清Ca^2+、尿酸及肾组织草酸,增加肾结石大鼠尿量、尿Ca^2+、尿酸的排泄,提高血Mg^2+、尿Mg^2+含量,并能改善大鼠的肾功能。结论:化瘀补肾下石法对乙二醇法所致大鼠肾结石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其总体效果优于排石颗粒。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所有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进行性肾损害,若控制不当或不正规的治疗,会促进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加速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n renal failure,ESRF)的发生。加强CRF的早期防治,重视延缓CRF病程进展的研究和治疗,已成为当今肾脏病学界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CRF具有突出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我们选择早中期CRF患者为治疗对象,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寻找可逆因素并合理纠正的同时,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