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228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634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42篇
  2篇
中国医学   245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输注血小板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各因素。方法以计算纠正的血小板增值(CCI)作为判定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指标,研究57例患者102例次输注血小板的疗效。将发热(X1)、脾大(X2)、用抗生素(X3)、出血表现(X4)、反复输注血小板(X5)、病种是否和免疫因素有关(X6)、化疗中(X7)、血小板相关抗体(X8)列入备选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对这些可能影响输注疗效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对怀疑免疫因素引起的病例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血小板抗体(主要包括血小板特异抗原,HLA抗原和ABH抗原物质,这些抗原物质所刺激产生的抗体)。结果按输注后1小时CCI计算,PTR发生率56.86%。血小板相关抗体检出率43.56%。在反复输注的40例病人中血小板抗体检出率45%。在回归分析中X2,X4,X5,X8入选成为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提高疗效最好的方法是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舌向集中修复治疗的临床适应证、修复效果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12例剩余牙槽骨吸收(Residual Ridge Resorption)RRR II°、RRRIII°无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解剖式双侧平衡与舌向集中对总义齿进行设计修复,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化总义齿的总体满意度、固位、稳定和咀嚼效能主观效果。结果舌向集中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在总体满意度、稳定、咀嚼效能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在义齿的固位方面,舌向集中修复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解剖式双侧平衡修复的患者。结论对于中重度牙槽嵴骨吸收的无牙患者,舌向集中具有良好的美观,固位,稳定和咀嚼效能,较易取得平衡及满意的咬合关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对地尔硫革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地尔硫革针剂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应用地尔硫革针剂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埋藏电极后皮质电刺激在儿童癫癎灶切除术功能区定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考虑致癎灶累及功能区皮质的病儿资料,先行硬膜下皮质电极埋藏再行皮质电刺激以定位功能区。手术前后根据Karnofsk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10例病儿均能准确定位功能区,刺激过程无明显相关并发症出现。随访神经功能均保护良好,癫癎控制达Engle分级Ⅰ级7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对致痫灶邻近功能区的癫癎病儿,行颅内电极埋藏后再行皮质电刺激可在术前明确皮质功能区位置,定位准确,精确指导术中保护功能区。  相似文献   
95.
吴鹰  马海智 《河北医药》2014,(20):3112-3114
目的对比参加不同医疗保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常规及部分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18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医保)MHD患者和27例非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MHD患者,对比血透前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肾功、血脂和电解质。结果年龄和血液透析频率在两组间有差异(P<0.01)。非医保组血白细胞、尿素、肌酐、钠、磷和钙磷乘积均高于医保组,而直接胆红素和二氧化碳结合力较低(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脂在2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参加不同医疗保险可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白细胞和透析充分性及钙磷代谢等部分血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6.
藏医药学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医学,是我国医学和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发展始终保持其独特的理论和鲜明的特色,其现代化研究是藏医药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和LN229)γH2AX蛋白表达变化,据此判断胶质瘤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方法选择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和LN229细胞株,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经不同剂量(0、2、4、6、8和10 Gy)X线照射后胶质瘤细胞克隆形成率,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测定放射敏感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经剂量为2 Gy的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 min、30 min、1 h、2 h、6 h、12 h、24 h、36 h和48 h)各胶质瘤细胞系γH2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随着X线照射剂量的增加,胶质瘤细胞存活分数逐渐降低、细胞克隆形成率减少,放射增敏比自高至低依次为U87、LN229和U251细胞(均P=0.000)。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随着X线照射时间的延长,各胶质瘤细胞系γH2AX蛋白表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时间效应曲线,U87、LN229和U251细胞γH2AX蛋白表达峰值时间依次为2、1和1 h(P=0.000、0.000、0.015);γH2AX蛋白相对衰减速度(r=0.733,P=0.025)和升高程度(r=0.672,P=0.047)均与放射增敏比呈正相关。结论γH2AX蛋白有望成为检测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一项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多潜能干细胞,对在骨形成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且与中医理论中的"肾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BMSCs在骨形成中的作用及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对BMSCs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作综述。BMSCs的体外扩增和成骨特性已受关注,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并且中医药对BMSCs成骨诱导的研究已积累一定的经验,可以看出中药诱导BMSCs成骨分化主要集中于补肾药,包括单味补肾药、单味补肾药的有效成分及以补肾药为主要构成的复方,充分阐释了"肾主骨、生髓"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利动(66.7%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肝硬化并发C型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经济状况及自身意愿,将肝硬化并发C型肝性脑病的住院患者78例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治疗组给予利动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利福昔明加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h、14d按照国外广泛使用的简易肝性脑病严重程度评分表(CHESS)进行程度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4h、14d两组CHES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5.8±3.1)vs(2.1±2.0),P〈0.05;对照组:(5.9±3.0)vs(3.6±2.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动可明显改善肝性脑病所致的神经精神障碍,疗效优于利福昔明加常规治疗,并可改善远期预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