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目的 确定一生长迟缓、智力低下患儿的核型,分析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同时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在临床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 应用G显带染色体分析、array-CGH、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对患儿及其亲属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G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患儿存在1条来源于父亲的10号衍生染色体der(10)t(4;10)(q25;q26),其父亲和祖母均是t(4;10)(q25;q26)平衡易位携带者.Array-CGH显示患儿存在4q26-q35.2三体,并将断裂点定位于4q26,此外,还发现患儿10号染色体存在一约0.54 Mb的微缺失del(10)(q26.3).FISH和RQ-PCR证实父亲和祖母也存在del(10)(q26.3).结论 del(10)(q26.3)并不导致表型异常,患儿的异常表型可归因于4q26-q35.2三体.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分析方法 相比,array-CGH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2.
本文提出校园心理环境,促进青年教师智慧地成长,因为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基础,他们的姿态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生存发展。青年教师需要领导者关心,领导者需要青年教师支持,校园心理环境要成为青年教师的导向作用,鼓励多多与人交流,确立职业信念,改进领导作风,创造民主、团结、愉悦、和谐的心理环境是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制一种检测尿液中尿酸含量范围的试纸条。方法:将一定量的显色试剂吸附在试纸上,此试纸条上粘附的试剂能与尿液中的尿酸生成一种红色物质,而红色物质的生成量与样本中尿酸的浓度成正比,将显色试纸条与标准色卡比较,从而能快速检测出尿液中尿酸含量范围。结果:此试纸条能确定尿液中尿酸含量的范围,重现性好。结论:该试纸条临床应用方便、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34.
平阳霉素与抗Ⅳ型胶原酶单抗3G11联合使用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与抗Ⅳ型胶原酶单抗3G11联合使用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用ELISA法测定单抗3G11的免疫结合活性,MTT法测定PYM与3G11联合使用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小鼠移植性肝癌22(H22)实验模型观察PYM与3G11联合使用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单抗3G11具有结合靶抗原Ⅳ型胶原酶和小鼠肝癌22、人肝癌HepG2及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能力,平阳霉素与3G11联合使用对上述细胞显示出比单独使用PYM具有更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22,皮下接种肿瘤24h后开始静脉注射给药治疗,隔天1次,共6次。实验第14天,PYM(10mg/kg)与单抗3G11(60mg/kg)联合使用的抑瘤率为85.4%。而PYM(10mg/kg)抑瘤率为70.0%,单抗3G11(60mg/kg)剂量的抑瘤率为49.6%。与单独使用同等剂量的PYM以及单抗3G11相比,PYM与单抗3G11联合使用显示出更强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结论:PYM与3G11联合使用,对肿瘤细胞表现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22的抑瘤作用均强于单独的PYM与3G11,提示联合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5.
名中医牙痛医案63例中药配伍及方证对应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牙痛治疗的中药配伍及方证对应规律。方法:收集已出版发行的名中医牙痛医案,采用关联规则和链接分析方法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在SAS9.1.3软件上进行。结果:四诊信息与中药、病因与中药、证候与中药之间有对应规律,中药链接分析显示牙痛治疗有两个核心组方,以浙贝母、赤芍、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菊花为第一核心中药组方,石膏、知母、生地黄、牛膝、牡丹皮为第二核心中药组方,两组方与牙痛的中医治疗理论非常吻合。结论:采用关联规则、链接分析能较好的挖掘牙痛医案中的中药配伍规律和方证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生长的作用及其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rhGH组、rhGH 阿霉素(ADM)组及ADM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MTT比色技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等手段,测定不同浓度的rhGH及其与ADM合用时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生长曲线、细胞抑制率及其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rhcH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分裂增殖无明显影响,生长曲线、Cyclin D1蛋白表达不随rhGH浓度的增加而升高;rhGH ADM组与ADM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生长曲线、Cyclin D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及rhGH组相比较,单用ADM或rhGH ADM对该细胞的抑制率增加,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P<0.01),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H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分裂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对Cyclin D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意义。方法 :对 4 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以及2 0例正常对照者、1 0例皮肤划痕症、1 0例异位性皮炎患者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 :4 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 1 3例 (32 5 %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 ,正常对照组和皮肤划痕症及异位性皮炎患者均为阴性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皮肤划痕症和异位性皮炎组 (P值均 <0 0 5 )。结论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测定对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8.
二黄冲剂对鼻咽癌癌前病变患者EBV—VCA/IgA抗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单盲法对鼻咽癌癌前病变EBV-VCA/IgA抗体滴度≥1:20的患者62例进行治疗。结果 二黄冲剂治疗组(32例)总显效率75%(24/32)。阴转率43.7%(14/32),鼻咽清毒剂组(30例)总显效率13.3%(4/30),阴转率10%(3/30),两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提示二黄冲剂能显著降低或阴转血清EBV-VCA/IgA抗体滴度,可产生较好的鼻咽癌预防效应。  相似文献   
139.
患者男, 58岁。诊断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性淋巴瘤, 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治疗6个月后出现颜面、四肢及躯干皮疹伴皮肤变硬, 双腕、肘和膝关节僵硬并功能受限,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0.07×109/L升至3.3×109/L), 双前臂磁共振成像示皮下组织增厚, T2压脂序列(T2WI)示肌群间肌筋膜信号增高, 增强后明显强化。右前臂皮肤活检病理示, 筋膜层增厚及纤维化, 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最终诊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嗜酸性筋膜炎(EF), 予甲泼尼龙 40 mg/d+甲氨蝶呤10 mg/周+巴瑞替尼4 mg/d治疗1个月后, 患者皮肤肿胀硬化较前明显减轻, 关节功能改善,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降至正常(0.17×109/L)。ICI相关EF属少见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检索国外文献报道的20例EF患者, 结合本例共21例患者, 使用ICI至出现EF的中位时间12(8, 15)个月, 临床表现以皮肤受累(19例)、关节功能受限(11例)、肌痛/肌无力(9例)为主。16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7例患者经3(1, 8)个月的...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初步了解江西省德安县儿童乳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及其患病病因,以便为儿童乳牙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省德安县内15家幼儿园内3~6岁在园幼儿共1600名乳牙期儿童的错畸形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样本儿童乳牙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男童为33.12%,女童为37.88%,平均患病率为35.50%,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错(牙合)病因成因中口腔不良习惯及遗传因素为重要构成原因,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深覆(牙合)45.42%及前牙反34.68%。结论:错(牙合)畸形在德安县乳牙期儿童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引起乳牙错畸形以口腔不良习惯居多,应加强对儿童家长及儿童教育者的口腔宣教工作,预防儿童乳牙错(牙合)畸形的发生,阻断畸形的严重发展,使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