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叶云  唐湘祁  李友元  樊敏 《海南医学》2006,17(6):129-130
目的探讨老年老年前期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血清肌酶学的改变及其与低血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50-78岁HOP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观察其血清肌酶学改变与血钾降低程度的关系.结果30例HOPP患者肌酶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CK和AST升高的患者分别为26(86.7%)和22(70.0%)例;肌酶学升高的程度与血钾改变的速度及程度相关,肌酶学升高时间上稍迟于血钾的降低,肌酶学的恢复亦迟于血钾的恢复.结论肌酶学升高是老年、老年前期HOPP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82.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人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致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高表达纤连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间皮细胞,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模型。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评估TGF-β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素(ERK)及p38阻断剂对HPMC的增殖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检测HPMC培养液中FN、PAI-1的蛋白质水平。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PMC细胞内FN、PAI-1mRNA的表达。结果 (1)TGF-β1能刺激HPMC增殖(P<0.05),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加ERK阻断剂组或p38阻断剂组较TGF-β1组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2)TGF-β1能引起HPMC FN、PAI-1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加ERK阻断剂组或p38阻断剂组能使上述高表达受到抑制(P<0.01)。(3)TGF-β1能使HPMC FN、PAI-1mRNA表达上调,加ERK阻断剂组或p38阻断剂组能使上调水平受到抑制。结论 MAPK对TGF-β1致人腹膜间皮细胞高表达FN和PAI-1起调控作用,为临床防治腹膜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钱天逸  樊敏 《中国骨伤》2002,15(9):557-558
我院自 1998年~ 2 0 0 0年共收治各类髋臼骨折 2 2例 ,经牵引、手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2 2例中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2 8~ 6 0岁。新鲜骨折 2 1例 ,陈旧性骨折 1例。伴坐骨神经损伤 1例 ,伴股骨头骨折 1例 ,伴其他骨折 3例。 5例股骨头中心性脱位 ,3例股骨头后脱位。1 2 诊断方法及临床分型 所有患者常规骨盆平位片 ,双髋CT扫描 ,2例行三维CT图像重建。临床分型根据Judet分类法 :6例后壁粉碎性骨折 ,4例横型骨折 ,4例横型加后壁骨折 ,5例T型骨折 ,3例双柱骨折。2…  相似文献   
84.
85.
樊敏  王丽娟 《农垦医学》2004,26(6):420-42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笔者采用了不同的麻醉方法,比较其有效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尺骨干双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天逸  樊敏  许纯 《中国骨伤》1996,9(5):27-28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尺骨干双骨折江苏省江都市中医院(225200)钱天逸,樊敏,许纯1989年~1995年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桡、尺骨干双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12例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64例,女性48例,年龄在1~57...  相似文献   
87.
分析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常见成因。由于患侧鼻翼软骨、鼻部肌肉、患侧上颌骨及腭骨发育不足及结构异常,导致鼻翼及鼻孔畸形。在15例唇裂二期整形手术中,针对不同病因对症治疗,包括牙槽裂及梨状孔周围植骨;大翼软骨悬吊;结构异常的肌肉、鼻背筋膜松解及充填物的应用等,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红豆杉复方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9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红豆杉复方,水煎。1天1剂.1天2次,饭后口服,连服30天为1个周期,共用2~11个周期,平均4.3个周期。观察临床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与毒副反应。结果:红豆杉复方对肺癌有效率23.2%,大肠癌47.3%,胃癌50.0%,乳腺癌66.7%,总有效率44.0%。中位缓解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红豆杉复方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对临床近期疗效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降低气管切开脱机锻炼患者痰痂形成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成立QCC活动小组,确定主题为"降低气管切开脱机锻炼患者痰痂形成风险",按活动步骤进行要因分析,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呼吸道管理的落实情况及圈员工作能力。结果实施QCC活动后,气管切开脱机锻炼患者呼吸道管理落实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实施前(均P0.05),目标达成率为104%,进步率为67.2%,圈员工作能力提高。结论开展QCC活动可降低气管切开脱机锻炼患者的痰痂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90.
邹萌  李真林  潘雪琳  杨帆  樊敏   《四川医学》2021,42(7):711-716
目的通过与非负重位对比,探讨负重位踝关节X线摄影在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临床需要进行踝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分别行术前常规非负重位踝关节X线正侧位摄影和负重位踝关节X线正侧位摄影,并在术后1个月行负重位踝关节X线摄影的复查随访。测量胫骨前面角(Tibial Anterior Angle, TAS)、胫骨侧面角(Tibial Lateralsurface Angle, TLS)、胫骨踝穴角(Tibiocrural angle, TC)、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由2位医生通过盲法对TAS、TLS、TC、TT进行测量、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非负重位TAS为(90.07±3.45)°、负重位TAS(86.59±3.35)°,负重位TAS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t(正)=7.72,(印)P(正)<0.05);负重位TLS(82.38±4.17)°比非负重位TLS(77.80±4.13)°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t(正)=-12.90,(印)P(正)<0.05);负重位TT(4.13±3.44)°较非负重位TT(7.20±3.54)°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t(正)=17.46,(印)P(正)<0.05);负重位TC(74.13±2.67)°较非负重位TC(76.70±2.55)°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t(正)=7.78,(印)P(正)<0.05);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术后TAS、TLS、TT、TC与术前负重位摄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结论踝关节置换前负重位较非负重踝关节X线片关节力线和关节角度均有明显的变化,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更有利于反应踝关节的真实情况并进行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