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PLID)并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将PLID并LSS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间孔镜(PETD)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旨在探讨PETD的临床应用价值。1对象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01-2016-01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系统康复治疗对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LD)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19例PLD病人分为2组,A组:对照组,术后未接受系统康复治疗,73例;B组:术后接受系统康复组,146例。随访时间6个月~2年,对术后腰(腿)痛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病人腰(腿)痛均明显减轻;术后2年,B组效果较A组好,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系统康复治疗对提高PLD术后长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邻近节段病变是脊柱融合的长期并发症,随着脊住融合手术的增多,其发生率越来越高。融台使邻近节段产生有意义的应力量,使椎间盘内压力增加,关节面载荷增大,活动度加大。邻近节段病变的危险因素很多,这些危险因素所起的确切作剧目前并不明确,研究邻近节段病变的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积极寻求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我们面临的难点课题。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CIA)膝关节软骨下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分为模型组、独活寄生汤组和双氯芬酸钠组。采用独活寄生汤灌胃与双氯芬酸钠对照,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干预30 d后取材。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量股骨远端软骨下骨空骨陷窝率,Micro CT扫描观察股骨远端软骨下骨骨密度与骨小梁变化。结果:独活寄生汤组空骨陷窝率减少,与模型组、双氯芬酸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活寄生汤组骨小梁体积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均较模型组增加,骨小梁分离度较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可缓解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软骨下骨骨量丢失与骨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羌活地黄汤对氟氏完全佐剂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羌活地黄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为羌活地黄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羌活地黄汤及甲氨喋呤组。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A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羌活地黄汤及甲氨喋呤治疗后,羌活地黄汤组及甲氨喋呤组的TNF-α、IL-1β、IL-6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羌活地黄汤组与甲氨喋呤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活地黄汤具有抑制AA大鼠TNF-α、IL-1β、IL-6的异常分泌的作用,可以阻止AA大鼠免疫性炎症的发展。提示羌活地黄汤对AA大鼠TNF-α、IL-1β、IL-6的影响是其治疗RA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6.
骨性关节炎 ( osteoarthritis,OA ) 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涉及到整个滑膜关节,包括软骨、滑膜和软骨下骨。OA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的疼痛,这不仅会导致功能受限和生活质量的降低,而且是老年人行动不利的主要原因[1]。有报道,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在X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并且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尽管目前对于OA疼痛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其与膝关节局部炎症相关,炎症细胞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诱导痛觉过敏是OA疼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崟  樊天佑 《中国骨伤》2007,20(10):719-722
对1990年7月-2006年3月国内外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性分析,ULDH的发生可能与年龄、性别、职业、遗传、病史等有关,并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高位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决定了ULDH的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以避免神经功能恢复困难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行双间隙稚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和疗效。方法在应用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为2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摘除术中,选择L4.5,L5S1复合型椎间盘突出者52例(18.4%),采用同侧双切口入路或不同侧双切口入路对同侧或不同侧相邻的双间隙椎间盘突出者做髓核摘除术。结果接受本手术入路治疗的52例复合型椎间盘突出症者,其建立工作通道的成功率为100%,行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的优良率为96.1%。结论以同侧或不同侧作双切口入路在椎间盘镜下作相邻双间隙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9.
樊天佑  侯筱魁 《上海医学》1999,22(11):689-691
目的 比较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硬膜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采用兔非相邻节段椎板切除动物模型,用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为植入材料,采用图像分析方法进行术后瘢痕横切面面积测定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计数。实验分3 组,A 组:分子量1 .0 ×106 透明质酸钠组,B组:分子量1 .5 ×106 组,C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 1 .5 ×106 透明质酸钠有明显抗炎和抑制成纤维细胞作用,能减少瘢痕形成。1 .0 ×106 透明质酸钠有明显抗炎作用,对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图像分析是研究术后硬膜外纤维化的良好方法,高分子透明质酸钠能有效预防术后硬膜外成纤维化。  相似文献   
40.
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为了探讨透明质酸钠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机理,本研究采用高分子量(1.5×106)透明质酸钠作实验植入材料,使用兔非相邻节段椎板切除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30只兔共60个节段随机分成两组,⑴2%透明质酸钠组;⑵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后2、4、6、8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做光镜、扫描电镜、透视电镜检查。结果表明: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具有明显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它具有屏障作用,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的渗出,是预防硬膜外粘连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