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使用的倾向性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使用的倾向性认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1 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了结构式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避孕套的认识并不乐观。避孕知识和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较高者对避孕套使用的认识较为积极。对避孕套使用的认识较积极者在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的可能性较大(OR=1.61)。结论: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使用的认识不足,避孕套使用率较低,因此需在未婚流动人口中推广避孕套使用。  相似文献   
182.
上海市新婚夫妇的避孕动机及对避孕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来自上海市卢湾、虹口两区的7872对新婚夫妇婚后15个月内、生育前的避孕动机、对不同避孕方法的评价和可接受性等进行了分析。约半数的新婚夫妇婚后避孕,主要是“想暂时轻松”及“想工作学习”。近90%的使用者停用的主要原因为避孕失败及“想怀孕”。避孕方法较多选用安全期、避孕套,主要出发点是“方便”。更换避孕方法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性生活”和“效果不佳”(包括避孕失败)。有64%的对象不愿意使用口服药,主要原因是“怕影响健康”。妻子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性特征、夫妇的避孕知识、健康状况及家庭收入等因素影响了对口服药及针剂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83.
不同特征未婚流动人口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楼超华  沈燕  高尔生  涂晓雯 《生殖与避孕》2005,25(12):738-744,F0003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未婚青年性相关行为及其不良后果的发 生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某区1 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 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有22.6%的对象自我报告有性 经历(男:34.8%,女:12.7%)。分别有18.4%(男:26.3%,女:12.0%)和7.6%(男:11.8%,女:4.2%) 的对象已订婚和同居。有5.1%的对象报告有过商业性行为经历(男:7.9%,女:2.8%)。有2.8% 的对象在过去的一年内有2个及以上的性伴(男:4.5%,女:1.5%)。9.4%的对象曾经怀孕或使其性 伴怀孕(男:13.7%,女:6.0%)。过去一年内有过生殖道感染/性病的人数比例为11.5%(男:14.9%, 女:8.7%)。分性别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看过色情录像及受同伴的影响和压力较大的 男女对象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较大。此外,问过父母性相关问题的男性及从事服务行业工作、 外出打工时间较长和对婚前性行为持开放态度的女性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未婚 流动人口中婚前性行为较为普遍,尤其男性和服务行业女性的性相关行为的发生比例较高,他们 面临着未婚妊娠、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性病等生殖健康问题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4.
目的:了解非意愿首次性行为与有关因素的关联情况,探索其与人工流产、避孕、生殖道感染等生殖健康事件、健康结局的关联。方法:在上海3家不同等级、常规提供人工流产服务的医院,纳入年龄小于25岁、来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开展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6岁,8.4%的调查对象首次性行为是与非固定性伴发生的,15.3%的调查对象首次性行为是非意愿的;首次性行为年龄小、首次性行为与非固定性伴发生的对象较容易发生非意愿首次性行为;发生非意愿首次性行为的对象更早发生人工流产,更可能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造成本次意外妊娠,在以后的性经历中更可能有多性伴,更可能曾因为性伴的原因而不使用避孕措施,更可能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结论:非意愿首次性行为与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性伴类型相关,发生非意愿首次性行为会影响青少年今后的性行为模式、危害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85.
目的了解城市和农村地区听力障碍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现状、获取途径和障碍,为加强听力障碍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上海市区和陕西农村地区进行调查。定性研究包括对4组听障学生的小组访谈,对7名听力障碍学生家长和7名学校老师的个人深入访谈;定量研究包括4所特殊学校207名15~24岁听力障碍学生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听力障碍学生生殖生理知识、艾滋病知识和避孕知识水平均较低,对月经和遗精的知晓情况分别为21.26%和41.55%;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47.83%~62.32%;分别有17.87%和20.29%的调查对象没有听说过任何避孕方法和不知道从何处获取避孕药具。各类知识知晓情况均是城市高于农村。听力障碍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主要为学校、同伴、父母和网络,希望获取知识的途径与之类似,在获取生殖健康知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不知道从哪里获取知识"(42.51%)、"不好意思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41.06%)。结论听力障碍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十分匮乏,特别是农村学生,应重视和加强听力障碍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6.
目的运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关于生育的连续调查数据,探讨中国九省区妇女生育水平变动及影响因素。方法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生育史资料,按照出生年代队列、居住地城乡、所在区域东中西部等分类描述不同特征人群生育水平,并对曾生孩子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有生育史的5877名对象,平均曾生育孩子数量为1.78±1.0个。按五年间隔的出生队列,曾生孩子数分别比相邻前一队列下降0.56、0.38、0.24、0.19、0.19和0.25;居住在县城、郊区、农村的女性分别比城市的多生0.40、0.58和0.94个孩子;中部、西部分别比东部女性多生0.45和0.59个孩子。结论中国不同地区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存在差异,建议充分考虑区域存在的显著差异,统筹考虑调整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87.
目的:了解服务行业未婚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状况,为在未婚流动青年中开展性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某中心城区2个街道服务行业的未婚外来务工青年开展一对一访谈形式的匿名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过去半年获取服务的状况和对生殖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结果:共收集367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0.5±1.8岁。对象的生殖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得分均较低,男、女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较高,其中男性得分中位数(76.9)高于女性(69.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书籍/杂志/报纸、学校、同伴和网络。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对象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与他们是否从专业机构/社区/工作单位获取过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相关。调查对象在过去半年内所接受的知识主要是性病/艾滋病/生殖道感染知识、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认为社会应该提供的服务包括进行知识教育、提供咨询和提供避孕药具。对象认为获取性教育及生殖健康服务的主要障碍为:觉得不好意思,没有时间参加和不知道去哪里寻求服务。结论:服务行业未婚外来务工青年的性相关知识水平仍急需提高,考虑到其流动性和教育水平等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通俗易懂的性教育;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一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88.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家庭因素对未婚青少年首次性行为以及危险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5~24岁青少年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6023名未婚青少年中12.7%有过性行为(男16.8%、女8.7%),其中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8岁、首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措施、有过商业性行为、与陌生人、与吸毒人员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9.9%、55.2%、4.3%、12.2%和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年代越早、与父母同住、青春期早期家庭支持评分较高及父母反对婚前性行为的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行为评分均较低;家庭因素对性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性行为的发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男性更多地受人口学特征的影响。结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趋于年轻化。家庭因素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婚前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并且这种影响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9.
贺佳  贺宪民  高尔生  楼超华 《生殖与避孕》2001,21(2):101-103,118
目的 :对各地区生殖健康状况及保健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应用独立性权数评价法对各地区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 :得出了各地区生殖健康状况及保健水平的综合评价分值 ,并将全国 30个省市划分为五类地区。结论 :经对所建立的评价方法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验证 ,认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0.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最重要的关节,是完成人体行走的关键,它的结构也是人体中最复杂的,极易受到损伤。关节内的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以及关节外的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副韧带(LCL)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是指膝关节四条韧带中两条及以上发生损伤,在骨科中发生比例不高,但容易漏诊且严重威胁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