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81.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与肢体再灌注损伤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2.
本文以较大量的临床病例(收治戒烟者639人),证明针刺可以戒烟.至于针刺戒烟的机制,本文认为是针刺可增加体内“内腓肽”的分泌,内腓肽能解除工作之压迫感和全身不适,并认为,戒烟的失败原因主要是信心不足.故需结合正确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3.
梁基源  梁德  黄张攀 《新中医》2008,40(4):79-79
目的:观察针刺补肾调冲法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针刺治疗(针刺处方: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血海、肾俞、命门);对照组32例,口服克罗米芬50mg,每天1次.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9.4%,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促排卵,并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无副作用、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4.
影响中成药质量与疗效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中成药的品种日渐增多,这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用药,同时也促进了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中成药虽组方严谨,而疗效欠佳,使得一些医生和患者对中成药产生怀疑。因此,有必要探讨其有关原因,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采取解决措施。1原料的质量问题影响中成药质量及疗效的关键是原材料:①采收的季节及用药部位不当。中药大多数为植物药,生产阶段和部位不同,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药性的好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集药材,如“春采茵陈夏采蒿,知母黄…  相似文献   
185.
笔者从1994年~1997年用自拟方“前列舒汤”治疗37例前列腺炎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18~45岁28例,46~60岁6例,61~84岁3例。有不洁性行为34例。病程3~6个月3例,7~12个月24例,1年以上10例。全部...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时术后患者脊柱矢状面平衡状态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VP治疗的OVCF患者,采用Barrey法依据患者术后脊柱矢状面平衡状态分为生理平衡组(A组)、代偿平衡组(B组)和失平衡组(C组)。于术后12个月随访时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腰背痛、Barthel日常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评分评价活动功能、Berg评分评价机体平衡控制能力。统计因新发OVCF再次入院接受治疗以及术后12个月随访胸腰段畸形Cobb角增加10°的发生率。结果各组基线特征(性别、年龄、伤椎节段分布、骨折发生次数、骨密度、术前疼痛评分及活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随访时,腰背痛和活动功能均显示A组最优、B组次之、C组最差,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体维持平衡能力A、B组间无差异,但A、B组均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次出现OVCF和胸腰段畸形Cobb角增大10°的发生率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OVCF时,术后脊柱矢状面失衡的患者手术疗效较差。应注意对术后矢状面失衡患者给予关注(延长卧床时间、佩戴支具、定期随诊),一旦出现相关信号症状(突发患部疼痛、活动功能下降等),应尽快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87.
目的 :探讨发生多发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9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根据骨折椎体的数量分为单椎体骨折组与多椎体骨折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发生多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多椎体骨折组(71例)与单椎体骨折组(128例)的年龄、性别、体重质量指数(BMI)、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骨密度T值与脊柱畸形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椎体骨折组骨密度较单椎体骨折组降低,而SDI评分高于单椎体骨折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脊柱畸形指数与多椎体骨折明显相关,其中脊柱畸形指数[2≤脊柱畸形指数4,OR=2.587,95%CI(1.148,5.828);脊柱畸形指数≥-4,OR=7.775,95%CI(3.272,18.478)]及骨密度T值-4.5SD,OR=2.608,95%CI(1.038,6.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密度越低,脊柱畸形指数评分越高,发生多椎体骨折的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探讨过伸位CT重建在经皮强化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59~88岁,平均(74.6±9.2)岁。其中T101例,T113例,T128例,L15例,L21例,L41例。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过伸位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椎体强化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伤椎前缘及中间高度、病椎局部矢状Cobb角,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出现少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2例沿椎体前方骨壁裂隙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1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42个月,平均(22±13.5)个月。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椎体高度得到恢复,后凸畸形角度显著改善,VAS及ODI评分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期间3例患者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行椎体强化术后痊愈。结论应用过伸位CT重建预判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对指导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Ⅲ期kümmell′s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9.
谢炜星  王刚  万超  晋大祥  丁金勇  梁德 《广东医学》2016,(16):2448-2451
目的:探讨短节段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 Magerl A 型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行短节段伤椎置钉传统开放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52例 Magerl A 型单一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8.04±5.51)d;依据胸腰椎骨折 Magerl 分型标准:A1型骨折17例,A2型骨折8例,A3型骨折2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短节段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4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内固定手术(开放组),8例患者采用经皮微创系统下内固定手术(微创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下地时间、手术并发症,测量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内、3个月、6个月以上随访时的 Cobb 角、伤椎自身成角、矢状面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169.98±45.7)min,术中出血量(179.62±127.88)mL,术后下地时间(5.98±3)d。开放组中有5例患者早期出现术口渗液,1例患者出现棒断裂;微创组 8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内、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 Cobb 角、伤椎后凸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患者术后 3个月随访时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指数和末次随访时的所有影像学参数均较术后1周有显著丢失。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显著减少。两组患者术后各项影像学参数较术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影像学参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节段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 Magerl A 型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后凸畸形和伤椎高度、增强脊柱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虽然在随访过程中,矫正率有一定程度的丢失,但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仍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微创经皮附加伤椎固定可取得与开放手术相类似的伤椎畸形矫正效果,且具有术中出血少、下地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0.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腰椎骨折伴随椎间盘损伤经内固定术治疗后,损伤椎间盘转归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因单一节段胸腰椎椎体骨折行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并在椎体骨性愈合后返院复诊的患者35例。通过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前胸腰椎CT和(或) MRI观察责任椎体相邻椎间盘损伤与否,将患者分为椎间盘完整组与椎间盘损伤组。所有患者均行后路骨折复位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没有实施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通过X线侧位片测量内固定术前及末次随访责任椎体相邻椎间隙的椎间高度并分析两组椎间隙高度值的差异;通过CT检查统计椎体边缘骨赘增生、椎间不稳、许莫氏结节、椎间盘真空征的发生率。结果35例70个椎间盘中,完整组为30个,损伤组为40个。末次随访时完整组中椎间盘总退变数为3个,退变发生率为10.0%;而损伤组中椎间盘退变数为33个,退变发生率为82.5%。其中损伤组中许莫氏结节和椎间盘真空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完整组(55%vs 0、17.5%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椎间盘创伤后的自我修复过程十分缓慢并且效果不甚明显,随访期内可见许莫氏结节及真空征为高发的椎间盘退变征象;(2)在椎间盘自身损伤的病理学基础上,随着内固定取出后,损伤椎间盘的退变可能因此而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